奥氏体不锈钢在固溶热处理后(即固溶态或称为非敏化态),晶粒间界并不存在富铬碳化物等任何其它相的情况下,在某些特定介质条件中,也会发生晶间腐蚀。它与经热敏化后产生的所谓敏化态晶间腐蚀存在本质的区别,不应混淆。因为它发现较晚,并不如敏化态晶间腐蚀那样普遍。因此通常论及的晶间腐蚀,如未加说明,一般均指敏化态晶间腐蚀而言。
非敏化态晶间腐蚀主要发生在一些强氧化性介质中。最早于1949年在研究65%沸腾硝酸试验方法时被发现,并查明是因不锈钢腐蚀产物Cr+6离子的累计和加速腐蚀所造成(但当时的解释也仅限于此)。随着60年代原子能,尤其是后处理工业的发展,才重新引起重视。其试验方法一般采用沸腾硝酸-重铬酸盐溶液(尚未标准化)。最早是模拟高温水中含有少量Cr+6离子引起应力促进腐蚀破裂的试验环境而提出,随后用于研究存在Cr+6等氧化性离子的硝酸介质中。奥斯特和阿米欧等的研究确认,造成非敏化态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原因,是由于钢中磷、硅等(即使很少量)在晶粒边界的偏聚。不少实验已经证实这种有害杂质的富集。这种解释,或称为溶质离析学说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人们认可。硅、磷元素对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见图1-2-5和1-2-6。克服途径是采取高纯型和高硅型两类奥氏体不锈钢来解决。
我国于60年代末开始这方面研究。70年代对硅含量(<0.1~6%Si)和介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已经证实,即使是在某些氧化性不太强的介质条件下,如核工业中含有氧化性离子的中等浓度沸腾硝酸溶液,钢的腐蚀电位有时并非处于过钝化区时,也会发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80年代初发现在通氧高温尿素甲铵溶液中也存在非敏化态晶间腐蚀,并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