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的管道建设主要采用的是不锈钢无缝管,但口径受到了限制。随着焊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焊管质量的提高以及不锈钢焊管的直径可以做得更大,焊管很快就替代了不锈钢无缝管,成为管道建设的主角。随着管道建设向大型化、高输送量发展,中大口径的管道基本采用了焊管,90年代以来,我国油气管道的主干线全部被焊管所垄断,不锈钢无缝管主要用于支线管、集输管线、海底管线和城市的管网。
70-80年代成都无缝、包钢等企业按《一般无缝钢管》(YB 231-1970)和后来的《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1987)标准,生产流体输送用管,主要牌号:A3(A3F)、10、20、16Mn、Q235、Q295、Q345等,主要管径:Φ159mm、ф219mm、φ273mm、Φ325mm、φ426mm、最大管径为Φ630mm。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按API标准开发研制专用不锈钢无缝管线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成都无缝厂从80年代末开始了按照API5L标准,开发研制生产A、B、X42~X52钢级管线管。于1991年获得了API 5L会标许可证,并于当年向泰国出口管线管;1992年向台湾地区出口Φ245mm的管线管。90年代中后期又研制出了X56、X60、X65钢级管线管,并为胜利油田批量供应X56级管线管;向伊拉克出口几万吨X60级管线管。天津钢管公司250连轧管机组投产后不久就开始了管线管研制,1997年为渤海油田开发研制出X56级φ219.1×12.7mm海底管线管;1998年为胜利油田开发生产X56钢级ф114.3mm×10mm、ф273.1mm×12.7mm海底管线管;1999-2000年为沙特阿美公司开发生产出了4万吨X60钢级ф168.3mmx12.7mm、φ219.1mmx12.7mm、φ273.1mmx12.7mm等多个规格的海底管线管;2000年后又开发出X65Q、X70Q、X80Q级高强度管线管,适合海洋环境和抗腐蚀环境的X60QS、X65QS钢级管线管,适合低温环境的X60L、X65L管线管。
2005年以后随着国内几条中大口径的连轧管机组的建立,如衡阳钢管、攀成钢的Φ340mm机组,天津钢管、宝钢、包钢的ф460mm机组,天淮的φ508mm机组,以及天津钢管的Φ720mm斜轧扩管机组,衡阳钢管的φ720mm周期式轧管机组,使无缝管线管的直径扩大到Φ711mm,其中包括ф323.9mm、ф406mm、Φ457mm、φ508mm、φ610mm等。2007年塔里木油田迪那气田,使用了天津钢管生产的当时最大口径的ф457mmx17.5mm、X60Q钢级不锈钢无缝管线管,2008年中海油涠洲项目使用了适合海洋环境和抗腐蚀环境X60QS及X65QS钢级Φ406.4mm的无缝管线管产品。另外,天津钢管公司2010年在国内首次开发了适合深水作业的盘管用无缝管线管,且产品成功出口到欧洲。无缝管线管的开发极大地满足国内陆地、海洋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并大量出口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近10年来,我国无缝管线管生产企业天津钢管、衡阳钢管、宝钢、攀成钢、包钢钢管等,每年都生产大量的管线管出口到国外,出口量在150~227万吨之间,占不锈钢无缝管出口量的42%~49.5%,钢级从B级到X级(X42-X70及少量的X80),品种包括海底管线管、抗硫管线管等,见图8-7和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