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美国WestingHouse公司和CE公司引进了300MW和600MW 亚临界火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并成功地进行了国产化。美国火电机组用钢系列与我国不太相同,其低温段采用碳素钢,高温段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四大管道用材如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采用P22,再热蒸汽管道冷段采用A106B(300MW)和A627-870(600MW),主给水管道采用ST45.8(300MW)和A106B(600MW)。在引进设计、制造技术的同时,美国ASME、ASTM标准也引入了我国,标准中的牌号包括:SA106B、SA106C、SA210C、T11/P11、T12/P12、T22/P22、T91/P91、TP304H、TP347H等,其中部分牌号相继在浙江不锈钢管厂家开发研制,大部分牌号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此后的20年里,这两个等级的机组一直作为中国电力建设的主力机组。


  1985年YB 529-1970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1985),由鞍钢起草。该标准在总结了YB 529-1970标准10余年的生产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了ISO标准、德国DIN17175和美国ASTM213、ASME213等标准的有关部分,移植了DIN17175标准中的10CrMo910和ASTM213、ASME213中的TP304H、TP347H 3个牌号,新增加了12CrMo牌号;在技术要求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标准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新产品的认知不足,在此次标准修订中,未能将T91/P91这个牌号纳入标准中,使T91/P91的开发滞后很多年,以致在以后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中,不得不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购买。


  1985年宝钢无缝不锈钢管厂从德国引进的Φ140mm连轧管机组建成投产,并开始陆续按GB 5310-1985、DIN17175标准生产中、小口径的高压锅炉管。宝钢从冶炼、轧制到热处理等先进的装备和工艺技术以及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为高压锅炉管的研发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