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无损检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支撑预防维修


  包钢不锈钢管厂通过技术创新,引进无损检测新技术手段,加强设备备件的管理,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包钢不锈钢管厂针对设备备件出现的疲劳裂纹及备件周期的缩短,前期依托于钢管公司质量检查部手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了前期的检测探索,在实际生产和备件长寿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钢管公司抽调机械类相关技术骨干,由设备部技术主管牵头成立了无损检测项目组并形成专业检测团队,通过外出鞍山、北京等地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并取得冶金行业无损检测多项资格证书。同时引进了渗透、磁粉、手持荧光成分检测仪以及硬度计等无损检测设备,并通过邀请成熟专业厂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理论实操等专业性培训以及实际操作的演练,利用检修期间对各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的检测备件及检测技术要求,无损检测项目组对设备备件的内、外表面缺陷以及化学成分和硬度的检测,并根据备件的不同使用部位,分析和预判备件使用寿命,并对使用周期和使用方法提出相应的意见。预防在线设备因长期服役造成隐患,及时处理隐患,达到设备备件的长寿化,避免产生设备突发故障,降低事故频率及小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以提升设备备件的长寿化的原则,以前设备备件根据使用周期进行定期更换或点检发现设备备件出现隐患立即进行更换,这样造成备件的消耗以及容易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对备件进行提前检测同时进行隐患的消除,例如在制钢部中修期间,利用手动超声波探伤仪对方坯大包台升降臂及轴进行超声检测,避免升降臂及轴的隐患发生,减少事故发生。第三,对于在线使用的大轴,在中修期间,铲除大轴对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洗,同时采用手动超声波探伤仪和渗透的方法对大轴进行内、外表面缺陷的检测,利用多种方式的无损检测,减少在线备件的隐患,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无损检测团队对检测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根据设备部门提出的不同的检测任务,制定了翔实的检测方案,保证检测的准确有效,为设备部门的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


二、构建设备智能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设备管理提升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管理和使用好设备,使设备发挥最好潜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包钢不锈钢管厂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从设备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的终生管理。在以上的各个环节中,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是相互伴随的,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而所谓设备智能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化点检技术手段、人机结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设备基础数据库,通过对设备缺陷的自动化管理智能提醒各类设备维护工作,并记录在案,完成设备数据化、信息化,最终实现设备运维预测化管理。这种管理的突出特点是:


(1)实现点检定修信息化智能化的闭环管理模式。


(2)通过设备数字化智能管理、分析,提升日常管理水平。


(3)实现人员及日常设备现代化分级管理,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终通过信息化点检及数据化管理实现设备“预知维修”。


(4)实现作业线设备管理人员优化,优化设备维护人员结构,降低人工成本。



三、利用设备振动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辅助设备点检


  包钢不锈钢管厂各条生产线投产运行多年,根据现有运行情况,一些主要设备在日常检查时由于环境恶劣,空间狭小,检查人员无法到达设备本体,根本无法掌握设备的振动和发热情况。设备如此长期运行,势必带来一系列的隐患及事故。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人工维护成本,实现设备的状态维修,通过在穿孔、连轧、张减三大机组的主减速、主传动上一套无线振动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解决运行时无法点检的难题。同时,通过系统的监测分析,为检修人员提供故障判断、分析依据,真正做到重要设备的不失修、不过修,降低备件费用和维修费用。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