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的领导,打造企业发展“红色引擎”。衡阳华菱不锈钢管厂党建工作持续强化,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提升了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了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落实中央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将党的领导嵌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健全完善党委会议议事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个别酝酿、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决策程序,全面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加强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两级班子“四个意识”增强,班子的辩证思维能力、市场把控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增强。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将研究干部选拔任用作为党委会议事重要内容。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管理,党委班子和二级班子层层递交责任状,对关键核心指标进行目标考核,每名干部肩上挂1~3项主要绩效指标,完成指标挂红旗,未完成挂黄牌,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党员干部年度动态调整重要依据。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建目标管理为抓手,以思想政治工作为生命线,以奋斗文化和工匠精神为精神内核,推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党政共画同心圆,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各类争创活动中,涌现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仅2008-2018年,就有18人次获得国家、钢铁工业、省、市劳模及省、市五一劳动奖章,有40人次被评为衡钢英模、71人次被评为公司劳模、79人次被评为公司模范党员、61人次被评为创新之星。


   强化内部管控,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革的出发点。衡钢在管理变革方面持续创新,从1987年到1997年,按照科学管理、有效管理、逐级管理的原则,企业先后对物资供应、计量、财务、计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物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和物资采购、贮存、使用分离约束机制;坚持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制度,强化了资金的有效运用;通过对质量、成本、设备等专业管理实行预防式动态管理模式,推行工序质量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否决制、设备点检定修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地参与管理格局,加强了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八五”期间,衡钢被列为省现代化管理试点单位。1996年起,衡钢不断按照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规范企业的质量行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1998-2007年,衡阳华菱不锈钢管厂以减员增效、剥离辅助、三项制度改革等为主要内容,加快转机建制步伐。按照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衡钢以资产经营为纽带,大力推进“分离辅助、精干主体”的企业改制工作,1998年至1999年,共剥离9个辅助部门。在集团公司的扶植下,辅助单位自我生存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衡阳华菱不锈钢管厂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流程架构大变革。2016年5月13日,衡钢出台《2016年改革工作总体方案》,明确了优化资产布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4项重点改革任务,提出14个目标、24项措施。当月,衡钢就实施了营销机构大变革和管理部门大合并,将国际贸易公司和国内营销公司合并成为营销总公司。另外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将14个管理部门“瘦身”至7个,着力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由一个部门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如:生产、安环、设备、能源等管理职能并入生产管理中心,技术中心、钢管研究院、质量管理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成技术质量部;着力规范机构设置,大量压缩管理、经营、技术部门科室,将科室总数控制在55个以内;着力解决“卡阻慢”问题,对合同评审流程、大宗原燃料验收流程等产销研一系列流程进行简化优化;着力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按流程执行、按制度办事,2016年成立和调整近20个领导小组和委员会,新增《零星采购管理办法》等33个制度,建立起一个流程更优、反应更快、效率更高的新管理体系。


  2017年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重大突破,衡钢及时对“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出了重大调整,启动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继续坚持走好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路线,围绕“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引领行业产品标准、引领行业市场定位”这一总体目标,在生产组织、质量管控、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盘活人力资源,“鲶鱼效益”激发队伍潜能。振兴衡钢,关键在人。围绕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衡钢持续完善中层管理人员年度考评、调整办法,建立中层退出通道,努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中层队伍。2001年首次对中层班子实施尾数淘汰,干部实现能上能下。2012年起推行中层三年精减计划,每年减少中层职数10%,2014年底行政序列中层职数由142人控制在100人以内。2016年坚持自上而下精简中层队伍,行政和技术序列中层职数一次性压减49个,是历年减幅最大的一次。中层选拔由推荐选拔制调整为公开招聘制,2017年在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上取得突破,公开招聘12名中层副职,其中35岁以下10名,研究生学历4名。至2017年底,公司共有行政序列中层75人,技术序列中层40人,平均年龄40岁以下,呈现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结构专业化、职位数量精简化的格局。


  员工实现能进能出。2012年前,公司处于规模扩张期,通过推行业务和劳务外包,正式员工人数基本稳定。2012年后,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为提高劳动生产率,2012-2015年公司以裁减大部分劳务用工等为抓手,大力盘活人力资源。一方面大量撤减、清退业务和劳务外包用工,2012年是公司裁减劳务用工力度最大的一年,裁减1200余人,裁减比例达40%。另一方面倡导“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建立分流退出通道,采取紧缩岗位、强化分厂定岗定员、变革生产班制、顶替劳务工、业务整合、自动化改造、内退、解除劳动合同等一系列举措,控制和减少一般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和富余工序人员,四年间岗位用工减少近2800人,其中劳务用工约1800人,正式员工近1000人。2016年是公司裁减正式员工力度最大的一年,坚持精简高效,推行大部制改革,管理部门个数由14个降至7个,管理科室控制在55个以内。借助精简机构、整合业务、顶替劳务工等手段,全年减少用工1361人,其中正式工886人,所有转岗分流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2017年减少用工424个,其中正式工231人。正式员工人数首次“破四”,降至3941人。劳动生产率攀升,全年人均钢管产量284吨,同比提升48%。


  收入实现能高能低。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增加员工收入和劳动保障水平。规范和完善员工薪酬体系,强化效益导向,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活动,将收入向生产、研发、营销一线等为公司创新创效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收入增长靠贡献的薪酬分配格局。2018年员工人均收入达9万元,比1977年的600元增长150倍。


   强化技术创新,“提档加速”进军高端产品市场。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无缝钢管生产装备和技术的基础上,衡钢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开始在无缝钢管制造的领域启航并腾飞。从1987年到1997年,衡钢进行了大小130余项技术改造和700余项技术改进,完成重大科研项目38个,新技术推广14个,其中5项技术获国家专利、6项获省冶金系统科技进步奖、10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企业自行设计的ф108mm三辊高精度热轧无缝钢管机组有效填补了中厚壁钢管生产的空白,引进消化吸收的Φ89mm半浮芯棒连轧管机组使企业在高压锅炉管、油管市场上抢占先机。


  2003年,衡钢拉开二次创业的序幕,进入新一轮大技改时期,相继建成了二连轧项目、大管坯项目、套管加工生产线等一大批管国家、省市重点工程。2007年,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了ф108mm机组改造,启动了特大口径轧机、炼铁系统建设。2000年至2007年,衡钢开发油田用管新钢种3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型油气用管HS系列用钢种6个,自主开发的HSM特殊扣申请了专利。


  2008年至2018年,衡阳华菱不锈钢管厂品种结构调整向高钢级转变、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转变迈出坚实步伐,高端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创效能力的重要砝码。2008年成功开发HS80N抗扭套管、HS80-3Cr抗腐蚀套管、高钢级臂架用管等7个新产品。2009年油套管产量进入行业前三强,成功开发直连型小套管、HSM-2特殊扣、3Cr-13Cr油套管、热采井套管等7个新产品。2010年开发新产品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SM特殊扣销量突破2万吨,同比增长100%。2011年,衡钢与中国华电集团华电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签订电力“四大管道”第一单,填补了衡钢在电力“四大管道”市场业绩空白的历史,打破了中国电力“四大管道”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2014年,衡钢在高端油气用管、压力容器用管、机械加工用管国产化进程中“提档加速”。其中,大口径拖车气瓶、P91、13Cr、Gr.8、海工管、石油机械用管等重点品种的技术障碍得以扫除,C110、V150油套管等实现稳定生产。2015年,衡钢全面启动第三轮结构调整,部分高端产品市场取得突破,P91高锅管、钻具用管销量大幅增长,L80-13Cr PSL3油套管、HSTS直连型油管实现批量生产。HSM-2特殊扣批量进入中海油、江汉油田。4145、4147牌号大口径气瓶用管首次出口美国。C110油套管大批量供货塔里木、西北局,石油机械加工用管进入斯伦贝谢,V150高强高韧套管进军中东中亚特殊市场。公司成功开发SQ14型150x150热轧车轴用无缝方管、壁厚≤30mm的C110高钢级机械加工用管、HSM-3特殊扣套管、HSTS双台肩螺纹直连型油管。范围:ф(68~219)mmx(4.5~40)mm,年设计能力为25万吨。


  2008-2018年,衡阳华菱不锈钢管厂共有29个项目获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实现从无到有,“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91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另有5个专利在湖南省、衡阳市获奖。国际专利申请实现突破,首次实施PCT专利申请2个。主持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9个,其中国标5个、行标4个。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