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应根据介质性质、通量大小、允许压力降等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塔内件,并尽可能采用经过工业装置验证过的塔内件。
②. 根据通量选择塔内件时,可通过比较流动参数来选择板式塔或是填料塔。
当在0.01~0.1时宜首选规整填料;当FP在0.1~0.2时宜选用塔板或规整填料;当Fp>0.2时宜首选塔板。
③. 对具有不结垢、不结焦和不含固体粉末的介质,在压力降是关键因素时,可选用填料塔、网孔板塔或高开孔率筛板塔。在压力降不是关键因素时,而负荷弹性范围要求大于3:1时,宜选用浮阀塔;弹性负荷要求小于3:1时,可选用浮阀塔、舌型塔或筛板塔。
④. 对具有中等程度结垢或结焦的介质,在压力降是关键因素时,宜选用无堰大孔径筛板塔。在压力降不是关键因素时,宜选用大孔径筛板塔、固舌板塔、泡帽板塔。
⑤. 对具有严重结垢、严重结焦的介质或含有固体粉末的介质,宜选用挡板塔。
⑥. 在绝对压力小于13.3kPa下操作的塔,宜选用填料或格栅,也可选用网孔、浮舌等塔板。当填料段上、下部气液负荷相差较大时,宜选用组合填料。
⑦. 塔内径小于0.8m时,宜选用填料塔。
⑧. 根据工艺需要或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塔内结构可由几种不同形式的塔板或填料组成,但类型不宜过多。
⑨. 理论塔板数(或理论段数)及平均板效率(或等板高度),应根据介质的组成、介质性质及工艺要求进行计算。冷凝换热段应按相应的工艺计算方法,求取其所需换热板数或填料高度。对组成复杂的油品分馏塔的实际塔板数可按经验值选定。
⑩. 塔的回流比应慎重确定。对已知组成的混合物分馏塔,应根据介质的性质及工艺过程要求计算并确定回流比。
⑪. 对设有中段回流的油品分馏塔,在确保分离精度的前提下,应多从中、下部取出热量,以获得较高品位的热源。
⑫. 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不宜小于5s,液体在降液管内的流速不宜大于0.1m/s,液体在降液管底隙处的流速不宜大于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