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止火灾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工艺安全采用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强设备的强度和密闭性能,设置防护设备和消火设备等;另一种是采取三重安全措施,保持安全距离,使发生火灾的设备不影响未发生火灾的设备或其他设施。


②. 防火间距一般是指设备外缘或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外轴线间的距离。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指设备外缘之间的距离。


  a. 安全距离究竟多少为最恰当,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仅从安全角度出发,当然距离越远越安全。然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很多,即使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也还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和可能,所以安全距离只能是相对的。


  b. 在国外的标准、规范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和消防设施不同以及国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制定的防火间距也不尽相同。例如,有些国家国土面积不大,地皮昂贵,偏重于采用较高程度的安全设备而较少占用土地,因而制定的防火间距较小,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反,如美国石油保险协会推荐安全距离往往偏大。


③. 在我国,应根据实际的压力管道工程项目,选择相应行业的防火技术设计规范,根据防火技术规范提供的设备、建筑物间距表,确定设备、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常用到的防火规范有: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有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设备、建筑物的间距要求,除防火、防爆要求外,还应按照操作维修以及施工、安装所需的最小距离确定。例如,两座并排布置的塔,其净距一般不小于2.5m,以便敷设管道和设置平台,但是高大的塔,可能净距2.5m基础仍然相碰,如果采用联合基础,净距还可以小于2.5m,塔与管廊立柱中心线间距不宜小于3m,以便在其间设置排水管道及排水井和调节阀组。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