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冷器宜布置在装置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②. 空冷器宜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上方、构架的顶层或塔顶,其一侧地面上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因空冷器占地面积较大,一般不直接布置在地面上。另外为方便操作、检修和安装,在布置空冷器的管廊或构架的一侧,应留有检修通道或场地。


某国外规范要求,空冷器可以布置在地面上。


③. 空冷器不应布置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物料自燃点和输送、储存液化烃设备的上方,否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


④. 多组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形式应一致,宜成列式布置,也可成排布置。


⑤. 空冷器的布置应避免自身的或相互间的热风循环。


  a. 同类型空冷器布置在同一高度。


  b. 同一高度的相邻空冷器靠紧布置,当布置在不同高度时,两组空冷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c. 成组的干式鼓风式空冷器与引风式空冷器分开布置,引风式空冷器应布置在鼓风式空冷器的下风侧(装置所在地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 引风式空冷器与鼓风式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应将鼓风式空冷器管束提高。


⑥. 斜顶式空冷器不宜把通风面对着夏季的主导风向。斜顶式空冷器宜成列布置,如成排布置时,两排中间净距应不小于3m。


⑦. 并排布置的两台增湿空冷器或干湿联合空冷器的构架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⑧. 空冷器管束两端管箱和传动机械处应设置平台。


⑨. 布置空冷器的构架或主管廊的一侧地面上应留有必要的检修场地和通道。


⑩. 空冷器与等于或高于空冷器管箱的建筑物之间距离不应小于3m。


⑪. “当管廊上有空冷器时:最大管廊宽度=管束长度-0.6m;最小管廊宽度=管束长度×0.75。”这种说法是个别资料提出的,这个距离范围是支撑空冷器管束的范围,前提是空冷器的支撑点需要与管廊柱子对齐,空冷器管束长度确定,空冷器管束的支撑点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随意调整,管廊布置设计人可根据此原则给空冷器厂家提交空冷器管束的支撑间距。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