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用依据


  根据的用途、输送液体的物性、工艺参数、泵的备用率等因素,合理地选用泵及其配套原动机。


  泵的用途:根据泵所在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及工艺过程的要求,将某一种液体输送并输送介质及其增压至工艺要求的状态。


  输送液体的物性数据包括液体名称、相对密度、黏度、腐蚀性介质名称及其含量、毒性、气体或固体(粒度)含量、蒸汽压等。


 工艺参数如下:


   ①. 流量


     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泵出口截面的体积,一般以mn3/h或L/s表示。选泵时一般以最大流量并考虑适当的裕量后为基准来确定泵的设计流量,同时需考虑最小流量的要求。泵的设计流量不应超过“额定流量值”(额定流量为泵容许的最大、连续输出量,即泵厂的保证值)。


   ②. 扬程


     扬程是单位质量液体流过泵后的能量增值,也称压头。根据管路系统计算出泵所需扬程并考虑裕量,一般为正常需要扬程的1.05~1.1倍。


   ③. 温度


     确定工艺过程中该液体的正常、最高或最低输送温度(低温泵)。


   ④. 泵必需汽蚀余量


     泵的允许汽蚀余量(NPSH)是泵在操作状态下所需的允许汽蚀余量,一般为(1.1~1.5)NPSHc(临界汽蚀余量),这是泵的吸入性能指标。此值与泵的类型和泵的结构设计有关,泵汽蚀余量(又叫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是由泵制造厂提供的。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应该大于泵的允许汽蚀余量(NPSH)。


     根据工艺特点及装置设备布置的要求,提出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初值(NPSHr),再依据选定泵的汽蚀曲线确定该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值,用以初步确定有关吸入设备的安装高度,并计算出装置(或系统)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


   ⑤. 现场条件


     根据泵所在位置(室内或室外)给出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海拔高度、防爆区域、防爆及防护等级。


   ⑥. 操作时间


     确定操作周期及操作方式(连续或间断)。


  泵的备用率应根据工艺要求、液体性质、泵的质量和价格、操作周期及故障所导致的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可按表9.4确定泵的备用率。


表 4.jpg



2. 泵的选用


 ①. 选择的泵应满足工艺条件,首先需考虑其工作可靠、长周期运转、投资少、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和维修等因素,并需考虑以下几点。


   a. 输送易燃、易爆或有毒液体的泵,应密封严密可靠或选用特殊泵,如屏蔽泵或磁力传动泵。


   b. 输送汽液平衡状态的液体,可选用吸入性能好的泵,即汽蚀余量较小的泵。


   c. 根据输送液体的特性(腐蚀性介质或固体颗粒含量)及工艺参数(温度等)选用相适应的材料及密封等。


   d. 连续可靠地长周期运转,运转周期不少于一年,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e. 高效率、高质量,并使之处在高效区运行。


   f. 安装及维修方便的泵。


   g.根据泵的制造质量、性能、价格、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选定泵型及泵的制造厂家。


 ②. 各类泵的使用范围


   a. 离心泵


      输送温度下液体黏度不宜大于650m㎡/s,否则泵效率下降较大;流量较大,扬程相对较低;液体中夹带的气体一般不宜大于5%(体积分数);液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宜选用特殊离心泵(例如油浆泵);要求流量变化大、扬程变化小者,以选用平坦的Q-H曲线的离心泵;要求流量变化小、扬程变化大者,宜选用陡降的Q-H曲线的离心泵。


   b. 漩涡泵


      输送温度下液体黏度不大于35m㎡㎡/ss、温度不大于110℃、流量较小、扬程较高、Q-H曲线要求较陡者;液体中允许含有约5%(体积分数)气体;要求自吸时,可选用自吸式旋涡泵。


   c. 容积式泵

   

      输送温度下液体黏度高于650m㎡/s者;流量较小且扬程高的,宜选用往复式;液体中气体含量(体积分数)允许稍大于5%;液体需要准确计量时,可选用柱塞式计量泵或比例泵,液体要求严格不漏时,可选用隔膜计量泵;润滑性能差的液体不应选用齿轮泵和三螺杆泵,可选用往复泵;流量较小,温度较低、压力要求稳定的,宜选用转子泵或双螺杆泵。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