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透光孔


    设在罐顶部,主要用于施工安装、储罐维护、检修时采光和通风,透光孔的公称直径多为500mm。透光孔宜设在罐顶距罐壁800~1000mm处,只设1个透光孔时,应布置在上罐顶的平台附近,并与人孔或清扫口相对称,位于进出油管线上方的罐顶上;当设置的透光孔为2个或2个以上时,则透光孔与人孔尽可能沿圆周对称分布,用于采光和通风,但至少有一个透光孔设在罐顶平台附近,见图12.17。


17.jpg


②. 人孔


 人孔的主要作用是供安装、操作人员进出储罐时使用,同时也有通风、采光的作用。人孔的直径一般为600mm,孔中心距罐底板的距离一般为750mm。应尽量布置在操纵人员进出储罐比较方便的位置,并避开罐内的立柱、加热器等。直径在15m以下的储罐,一般设两个人孔,当人孔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大于1200mm时,应在其下方设置操作平台。为了利于检修时罐内通风,顶部人孔应与底部人孔成180°布置。蒸汽吹扫或惰性气体吹扫管口应位于底部人孔附近,顶部人孔布置在顶部平台的附近。


18.jpg


③. 放空口


    储罐的放空口应安装在储罐的高点。


④. 清扫口


    清扫口主要是用来清除罐内的沉积杂物,兼有对罐内进行通风及采光作用。清扫口应布置在远离罐前接管的位置,便于清扫储罐及罐内残渣物的外运。


⑤. 液位计


    储罐上的液位计通常是一个浮子指示器。为便于检修,这个指示器应该安装在顶部人孔附近。如果装有高位报警器,必须从中间平台或梯子接近它。低位报警器应该安装在读数不受出料管口影响的位置,液面计应远离进出口接管,以避免进出物料时影响液面的计量精度,在储罐进料口朝向60°处不应设有液位计。


⑥. 高低液位报警器


    高低液位报警器应设在盘梯包角的内侧,并布置在一条垂直线上,高液位报警器开口与盘梯踏步的垂直距离宜为2.2m,低液位报警器应避免物料进出时的直接干扰。


⑦. 温度计


    温度计应设置在远离加热器的地方,水平距离应大于等于2m。拱顶储罐的温度计距罐底1.3m。对于浮顶储罐,浮盘距罐底的最低高度大于等于1.3m时,温度计距罐底1.3m;浮盘距罐底的最低高度小于1.3m时,温度计距罐底的高度取浮盘的高度减去0.2m。


⑧. 放净口或泵吸入口


    接管从储罐底板上部引出,用一根吸液管插入集液坑中去。


⑨. 进出口接管


   进出口接管是确保石油化工液态产品进出储罐的接口,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应设在罐壁的下部,可分别设置进、出口接管或进出口合为一个接管。当需设安全活门及浮动式吸入管等,储罐的内侧应增加一对法兰。沸溢性石油化工产品的进口接管应布置在储罐的顶部。


⑩. 量油口


    量油口主要用来测量储罐内石油化工产品的液面高度或取样用。


⑪. 取样器


    操纵人员可以从罐顶上的量取孔直接手工采集物料,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取样器常设置在储罐的下部,采集物料的准确性也得到提高。


⑫. 放水管


    放水管设置在储罐罐壁的下部或底部,常用放水管分为固定式放水管和安置在排污口上(或清扫口上)的排水管。排污口主要在清扫油罐时使用,它适于设置在含杂物较少的储罐上。放水管应布置在储罐进出口接管附近的位置,便于阀门集中操作,一般情况下放水管应设在罐壁的下部,对含水量要求较高的储罐,其放水管应从储罐的底部引出,如带放水管的排污口,放水管是从罐底的外侧引出,锥形储罐则是从罐底的中心引出。对于大容量的储罐需设两个以上放水管时,除第一个放水管布置在储罐的进出口接管附近外,其他放水管应沿罐壁匀称布置。


⑬.浮动式吸入管


    浮动式吸入管安装在出口接管罐内一侧,吸入管管口随物料的升降而上下变化,从而可使发出的物料全部处于储罐的上层。 

  

  ⑭. 呼吸阀一般用在常温、常压液态容器上,应安装在储罐气相空间的最高点。对于立式罐,尽量安装在罐顶中央顶板范围内,对于罐顶需设隔热层的储罐,可安装在梯子平台附近。当需要安装两个呼吸阀时,它们与罐顶中心应对称布置。若用在氮封罐上,则氮气供气管的接管位置应远离呼吸阀接口,并由罐顶部插入储罐内约200mm,这样氮气进罐后不直接排出,达到氮封的目的。呼吸阀规范可参见SY/T 0511《石油储罐呼吸阀》。


  ⑮. 呼吸阀、通气管、液压安全阀、阻火器应布置在储罐罐顶的中心部位,设置1台时,布置在罐顶的中心,设置2台以上时,应以罐顶的中心对称布置。阻火器规范可参见SY/T 0512《石油储罐阻火器》。


  ⑯. 固定顶储罐地上固定顶储罐,应设置呼吸阀(通气管)、量油口、透光孔、清扫口(排污口)和放水管。地下(埋地)固定顶储罐,除呼吸阀(通气管)、量油口、透光孔、人孔及清扫孔统一考虑后设在罐顶上,不另设排污口和放水管。


  ⑰. 浮顶储罐应设置人孔、量油口、清扫口(排污口)和放水管。


  ⑱. 内浮顶储罐所需设置的附件除与浮顶罐一致外,还需要从罐体本身的结构考虑设置从浮顶上部进入浮盘人孔,以及保证浮顶上方气体空间必要换气次数的通气孔。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