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换热器用不锈钢管道布置应注意冷热物流的流向,一般冷流自下而上,热流由上而下。


 ②. 不锈钢管道布置应方便操作,并不妨碍设备的检修(图6-122、图6-123)。


   a. 不锈钢管道布置不影响设备的抽芯(管束和内管)。


   b. 不锈钢管道和阀门的布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法兰和阀门自身法兰的拆卸或安装。在图6-122所示范围内不宜布置管道或阀门。



 ③. 不锈钢换热器的基础标高,应满足其下部排液管距地面或平台面不小于150mm。


 ④. 不锈钢换热器的管道,尽量减少高点和低点,避免中途出现“气袋”或“液袋”,并设高点放空,低点放净;在换热设备区域内应尽量避免管道交叉和绕行;尽量减少管道架空的层数,一般为2~3层。


 ⑤. 两台或两台以上并联的换热设备入口管道应对称布置,对气液两相流换热设备则必须对称布置,才能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


 ⑥. 不锈钢换热器的进出口管道上测量仪表,应靠近操作通道及易于观测和检修的地方安装。


 ⑦. 与换热器相接的易凝介质的管道或含有固体颗粒的管道副线,其切断阀应设在水平管道上,并应防止形成死角积液。


 ⑧. 在寒冷地区,室外的换热器的上水管道与下水管道应设置排液阀和防冻连通管。不锈钢换热器管道布置如图6-124、图6-125所示。


124.jpg


 ⑨. 成组布置的换热器区域内,可在地面或平台面上敷设管道,但不应妨碍通行和操作;调节阀组宜平行于设备布置;成组布置的换热器之间管道布置的净距应大于或等于650mm;大于2000mm时采用链轮操作并联多组换热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对称布置。


 ⑩. 可根据管道布置的要求来确定管口的形式。管口可以水平、垂直或任意角度,也可在管口法兰前用弯头代替直管(图6-126)。


  a. 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图6-126(a)所示形式。


  b. 当管道口径比较大,可能需要增加换热器的安装高度。当对安装高度有限制时,采用图6-126(b)所示形式。这种情况发生如下。


    i. 当希望换热器的安装高度与其他换热相同时。


    ii. 当换热器放置在结构下,由于换热器的安装高度的增加,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结构高度的增加时。


    iii. 当换热器安装在水平容器上方时。


    iv. 当换热器叠加放置时。


 c. 当采用图6-126(b)所示的形式时,应及时向设备专业提出条件。这些活动应在管道走向研究阶段完成。


    i. a尺寸应由管道工程师确认。


    ii. h尺寸应根据排放的口径来决定。


126.jpg


 ⑪. 在框架上不锈钢换热器的管道布置如下(图6-127、图6-128)。


  a. 对于多台并联的换热器,为了使流量分配均匀,管道宜对称布置。但支管有流量调节装置时除外。


  b. 多台换热器公用的蒸汽或冷却水的总管宜布置在平台下面。


  c. 在塔顶管道进入分配总管的地方,至少应有一段相当于3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以保证物料均匀地分配到各换热器中去。


  d. 不锈钢换热器气体出口至分离器之间的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分离器可确保管内及换热器内不积液。


  e. 当不锈钢换热器布置在框架的中层或底层时,应在框架内设置吊车梁。保证足够的吊装高度或有可拖动措施,且吊车可靠近该框架。





 ⑫. 立式换热器的管道布置如下:


  a. 不锈钢管口方位应与折流板相符合(图6-129)。


  b. 双程时,壳程和管程的进入管口应在一方向(图6-130)。


  c. 与管箱连接的管道应有可拆卸段。


  d. 对于大口径固定不锈钢管板式换热器,应考虑其上下封头(管箱)拆卸所需空间和吊装设施操作空间。


  e. 不得占用换热器上方的预留抽芯和吊装空间。


  f. 应考虑设备管程和壳程的排气、排液,防止内部积液,影响换热效果。


129.jpg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