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口管道
①. 当压缩机布置在厂房内时,其入口总管通常设置在厂房外侧,这样可节约厂房占地面积,又便于安装和维修,压缩机入口不宜直接接弯头,其最短直管段应大于2倍公称直径,通常可取3~5倍公称直径。
②. 原则上各段入口均应采取气液分离措施。分离罐应尽量靠近入口处,由分离罐至压缩机入口的气体管应坡向分离罐。
③. 通常为防止异、杂物进入压缩机,应在靠近其入口的管道上设置一段可拆卸短管,以便安装临时粗滤器。
2. 出口管道
①. 管道布置应有利于支架设计,对离心式压缩机(包括蒸汽驱动机)通常不要求进行振动分析,但必须对管系进行柔性(热胀应力)分析,并应符合管口受力的要求。计算中应考虑设备管口的热位移。
②. 压缩机出口至分离罐(分离凝液和润滑油)的管道应布置成无袋形。
③. 应注意噪声水平,必要时采取降噪声的措施。
④. 以压缩机管口不承受管道的自重为原则,应在管口上方设支架(一般为弹簧吊架),如不可能时,应在机体附近设支承点,承受管系重量。
图6-186所示为管系支承的基本方法。必须注意,不仅管道热胀而且机体也热胀。
3. 阀门
①. 压缩机出入口的切断阀,应布置在主操作面上,必要时增加阀门伸长杆。
②. 出口管与工艺系统相接时,应在切断阀前设止回阀。
③. 阀门位置不得影响压缩机的维修。阀门高度应便于操作,尽量集中布置,并使之在开停车操作时能看到有关就地仪表。
④. 安全阀应布置在便于调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