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钢中氢、氧、氮被人们认为是有害的气体。但是,就目前所知,在不锈钢中氢、氧有害,但氮在一些不锈钢中的有益作用则远远大于它的不利影响(见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氢
氢在不锈钢中有几个和十几个ppm(10-6)的固溶度,而且在奥氏体钢中的固溶度要大于在铁素体钢中的。
当氢超过钢中固溶度时,钢在凝固过程中会有气泡形成。严重时,会引起钢锭上涨或连铸坯中产生气泡,较轻时氢致细小气泡会在热加工过程中延伸而形成裂纹。此时进行塔形发纹检查,常常会因发纹不合格而判废。图9.4系钢中氢量对不锈钢连铸坯气泡的影响。
即使钢中仅残留少量、微细的发纹,也会引起不锈钢的塑、韧性下降,而钢的耐疲劳性能降低尤为明显。这与发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成为了疲劳源有关。
为使连铸板坯不产生氢致气泡,有的生产厂提出铁素体铬不锈钢[H]≤6×10-6,铬镍奥氏体钢。但有的厂家提出,在不锈钢小方坯连铸中,希望钢中[H]≤2×10-6 或 ≤3×10-6 。
研究氢在1Cr18Ni9Ti不锈钢中的分布表明,氢在晶界处的浓度要比晶内高3~4cm3/100g。氢在钢内的不均匀分布,使钢晶界的塑性特征值(δ、φ和Ak)比晶内相应的特征值低20%~25%。
氢对Fe-Cr 合金电位影响的研究表明(图9.5),钢中含氢后,Fe-Cr合金的电位下降,说明合金的耐腐蚀能力降低。实验和曲线表明:在介质中有微量H2S存在的条件下,传统马氏体不锈钢易产生氢脆(SCC);而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只能在含有极低量H2S的油气井条件下使用。
氢还可引起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产生变化。
二、氧
目前不锈钢的冶炼与氧密切相关。氧化期是通过氧的作用把炉料中残存的和过多的元素(例如碳)去掉;还原和精炼过程则是将前一阶段氧化了的有用的金属元素(例如铁、铬等)还原回到钢中,最后再将钢中氧尽量去除;残余氧在钢中是有害的,而且主要是通过氧化物夹杂的形式而表现出来。
在正确的脱氧条件下,不锈钢中的氧含量应≤0.03%;对钢的纯净度要求高的不锈钢,钢中氧量越低越好。
三、氮
氮在不锈钢中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已如前述(见本书中合金元素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