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漆的分类
在过去,主要采用天然油脂来生产涂料,如植物油脂中的豆油、椰子油以及动物油脂中的鱼油、动物油等,因此在我国人们普遍称为“油漆”。随着工业的发展,天然油脂的使用越来越少,而更多地采用石油化工所提供的各类性能优越的合成树脂,因此,现在更为科学的名称应该为“涂料”,涂料是一种化工材料,涂覆于物体表面能保护其不受环境的侵蚀,并具有装饰、标志和伪装等功能。防腐蚀涂料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防止各类腐蚀。而油漆属于其中的一类。
油漆的主要分类如下:
①. 油漆按用途分类有:橡胶用防腐油漆、船舶用防腐油漆、金属用防腐油漆、汽车用防腐油漆、管道用防腐油漆、家具用防腐油漆、钢结构用防腐油漆。
②. 油漆按树脂成膜分类有:环氧防腐油漆、过氯乙烯防腐油漆、氯化橡胶防腐油漆、聚氨酯防腐油漆、丙烯酸防腐油漆、无机防腐油漆、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油漆。
③. 油漆按溶剂可分类有:水性防腐油漆、油性防腐油漆。
二、油漆的作用
①. 屏蔽作用
防腐油漆漆膜阻止腐蚀介质和材料表面接触;隔断腐蚀电池的通路,增大了电阻,如环氧煤沥青漆、环氧玻璃鳞片防腐漆、氯磺化聚乙烯漆、聚脲、丙烯酸聚氨酯漆等。树脂和颜料形成的涂层延长腐蚀介质渗入的途径,从而提高涂层的耐蚀能力。
②. 缓蚀作用
防腐油漆某些颜料,或其与成膜物或水分的反应产物,对底材金属可起缓蚀作用(包括钝化),如磷化底漆、磷化、镀锌镀铬、环氧磷酸锌底漆等。
③. 阴极保护作用
防腐油漆漆膜的电极电位较底材金属低,在腐蚀电池中它作为阳极而“牺牲”,从而使底材金属(阴极)得到保护,如环氧富锌、无机富锌、涂膜镀锌、喷锌、喷铝。防腐油漆在锌粉颗粒之间以及底材和锌粉之间保持直接接触。当水分浸入涂层时,就形成了由锌粉和底材钢板组成的电池。电流从锌向铁流动,从而使底材受到阴极保护。
④. 标示色作用
管道外表面涂色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