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文明的重要支柱,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发展的支持。材料的使用离不开环境,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科学就是研究材料在其周围环境作用下的破坏、变质行为及其控制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各工业部门中的使用量愈来愈大,这些材料因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变质及其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腐蚀与防护科学已从过去以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转变为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为研究对象。腐蚀的英文名称起源于拉丁文“corrodere”,其含义是损坏或腐烂。随着人们对腐蚀认识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腐蚀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早期对腐蚀的定义是针对金属材料的。例如,英国人艾文思(U. R. Evans)给出如下的定义: 金属腐蚀是金属从元素态转变为化合态的化学变化及电化学变化。


   美国人方坦纳(M. G. Fantana)则认为腐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义:


     1. 由于材料与环境及应力作用而引起的材料的破坏和变质; 


     2. 除了机械破坏以外的材料的一切破坏 


     3. 冶金的逆过程等。


  前两种定义既包含了金属材料,也包含了非金属材料;而后一种定义则是针对金属材料的,同时说明腐蚀过程在热力学上是自发进行的。


   近年来,由于腐蚀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有人将腐蚀的定义拓展为“材料的腐蚀是材料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和/或物理作用而被破坏的现象”。该定义不仅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化学和电化学原因造成的腐蚀破坏,而且包含了液态金属等导致的金属材料的物理破坏。同时,该定义还包括了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如耐火砖或陶瓷、玻璃材料受熔化金属、熔融盐等介质的腐蚀,由水分子引起的石英或硅酸盐材料的破坏或变质,高分子材料的辐照分解等。


   因此,目前普遍为人接受的材料腐蚀定义是“材料腐蚀是材料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作用、电化学作用和/或物理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的现象”。由于液态金属导致的材料破坏与化学或电化学造成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有很多相近的特点,因此,这类破坏现象通常也被纳入腐蚀学科的研究范围。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