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不锈钢管生产的轧制表是指计算轧管工艺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表格,它是轧管工艺过程的基础。编制轧制表是以成品管的钢种、规格为依据,从车间现有的设备、工具和坯料规格出发,合理分配各道次的变形量,计算出相应的毛管尺寸、坯料尺寸、工具的主要尺寸和轧机的主要调整参数等。轧制表是进行不锈钢管生产和操作的技术指导规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机组的生产能力、钢管质量、工具寿命、能源及其他经济指标。编制后还应验算主要设备强度,测定验算各轧机上的节奏时间。如个别机组的节奏时间过长,或设备强度、能力不足,则应重新分配变形量,消除薄弱环节。
一、轧制表编制原则
编制轧制表之前,首先应该研究该不锈钢管厂生产和设备情况,例如轧机的结构形式、强度和刚度、工具形状和尺寸、管坯尺寸规格、孔型系列以及所轧材料的加工性能等。编制后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成,轧制表的编制一般应遵守下述原则:
1. 合理地分配各轧机的变形量,使得穿孔机、轧管机和减径机负担平衡;
2. 尽量用最少管坯尺寸种类和工具完成轧制计划;
3. 合理选择各轧机的变形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力,斜轧穿孔机的延伸系数在1.3~5.7范围内,压缩带处的压缩率为10%~17%,顶头前压缩率在4%~9%之间,合金钢取小值;轧管机的延伸系数,连续轧管机的一般为4~10,斜轧轧管机的延伸系数一般不超过3,顶管机的延伸系数可达15;在一般定径机上,每架直径压缩率不大于3.5%,斜轧定径机的直径压缩量取1~2mm;
4. 合理地选择管坯尺寸,管坯尺寸应根据毛管外径来选择,圆管坏直径应接近于毛管外径,一般管坯直径与毛管外径之差在±(5~10)%范围内;
5. 了解制管材料的特性以及工艺过程和变形制度对管材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以便获得高性能的产品。
二、轧制表编制方法及步骤
编制轧制表计算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按逆轧制道次方向计算,由定径向前推算到坯料尺寸,此法主要适用于新设计车间的典型产品;另一种是从轧管机出发向两头工序推算,此法主要适用于已投产车间的新产品设计,因为投产车间总有一定规格数量的坯料、工具和轧管机孔型系统等,所以设计新产品应首先考虑已有工具和坯料规格,以及轧管机孔型系统是否能满足要求,以尽量减少工具和坯料储备。不管哪种计算方法,思考方法与计算内容是相同的。
轧制表中规定了每种管材所必须的一切数据,计算步骤如下:1. 根据已知成品管外径、壁厚、内径和长度确定成品管的热尺寸;2. 计算定径、减径或张力减径的变形量和轧后的钢管尺寸;3. 计算轧管机的变形量、钢管尺寸和工具尺寸;4. 计算穿孔机的变形量、毛管尺寸、工具尺寸和调整参数;5. 选定管坯尺寸。
三、轧制表编制举例
现以连续轧管机组为例叙述轧制表编制方法,如表10-1所示。表10-2为某ф250mm连续轧管机组181孔型轧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