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常用的强度指标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1.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旧标准σp)


  规定非比例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延伸计标距百分率时的应力。使用单位符号应符合以下脚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如Rp0.2表示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等同σ0.2


  Rp=Fp/So (2-8)


式中: Fp--试样非比例伸长为规定时的拉力,N;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是一些重要不锈钢零件设计的力学依据。表示符号应附以角标说明,例如Rp0.01、Rm0.05、Rp0.2分别表示规定比例延伸率为0.01%、0.05%、0.2%时的应力。




2. 屈服强度(力学符号Rp0.2,英文缩写YS)


 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即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分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过去曾叫“屈服点”。


  ①. 上屈服强度是指试样发生屈服时,应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值,符号为ReH,单位为MPa。


  ②. 下屈服强度是指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低应力,符号为ReL,单位为MPa。



3. 抗拉强度(力学符号,英文缩写TS)


  拉伸试验时,最大力(Fm)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o)即为材料的最大应力,等同原σb。符号为Rm,单位为MPa。


  强度和塑性指标的新、旧标准对照见表2-2。


表 2.jpg



4. 屈强比


  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值。屈强比对材料冲压成形性能影响很大,屈强比小,材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长,成形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危险性小,有利于冲压成形。


  一般来讲,较小的屈强比对材料在各种成形工艺中的抗破裂性都有利。


  常见不锈钢材料的屈强比,见表2-3。


表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