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将不锈钢的使用条件、基本性能以及相关的使用经验三者统筹权衡后,就能够确定出可用的钢种。在没有实际使用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对初选材料进行模拟试验或现场挂片试验,根据这些试验结果作出最终选择,对某些特别重要的用途,需进行模拟体试验方可作出选材结论。


 首先要确定不锈钢的使用条件,包括温度、介质成分、受力状态、制作工艺、设计寿命、特殊要求。


  随后就是依据使用条件,了解相关不锈钢的性能、收集相关数据及资料,如室温、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力学性能;腐蚀环境条件使用耐腐蚀性能以及其工艺性能、物理性能、价格、供货难易程度等。


  在了解和收集不到相关数据的情况下,可依据使用条件进行必要的实际经验、现场挂片试验或实验室模拟试验。如果没有条件做上述试验,也可采用相似条件的运行经验、现场挂片结果、实验室模拟实验、模拟体运行结果作为选材的依据。


  在上述程序中,使用条件是决定选用不锈钢类别的主导因素。例如,如果使用温度是在低温条件下,就不宜选用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如果在300~500℃长期运行,也不宜选用双相不锈钢和常规的中、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如果要求无磁,那就只能选择奥氏体不锈钢;在要求高强度,高硬度的设备部件中,马氏体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是唯一的选择;在既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又要求具有无磁性的部件,就只能选择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或冷加工硬化的奥氏体不锈钢。


  在钢的类型确定之后,可根据设备或部件对各种性能的要求,选用相适应的不锈钢牌号。通常都能选到合适的牌号,当无相应牌号可选择时,只能在耐蚀合金中选择或者研究新的不锈钢牌号。


  总的来说,选用不锈钢的方法有性能法、成本法和多目标选材法等。


  材料的选用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一、提出问题


 1. 材料失效的主要方式为断裂、腐蚀和磨损


   为防止失效事故的发生,就需要依据失效原因,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采用恰当的工艺,来防止材料失效。这类失效可能发生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生产加工阶段,这就会涉及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解决这类选材问题需要运用材料的应用和失效、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工艺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2. 材料的选择


   当然是选择成本最低而又满足最低使用性能的材料,这是价值工程在材料问题上的应用,也是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材料要选用成本低廉的,并能满足最低使用性能要求材料的,也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适应科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选择材料,这是带战略性的选材问题。例如,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社会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和环保的限制;市场预测,消费者对产品式样的喜好和购买力影响了产品的档次,从而影响了对材料的选用,这些问题有赖于对市场要求的判断,涉及心理学、技术美学、预测学等方面知识。


   不锈钢的选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问题。综上所述,不锈钢的选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判断问题,特别是大宗不锈钢的选用,需要应用材料系统中决策方面技术,即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提出选用方案。



二、材料选择的步骤


   不锈钢材料选择应遵循的顺序是:使用条件评价→设计评价→材料选择→材料成本评价→相关规范。


   选用不锈钢时,首先要明确使用环境对不锈钢的要求,即耐腐蚀性、耐热性及机械性能等;其次才是考查综合成本。例如,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废品等。当较为便宜的不锈钢,具有上述所需的性能的,无疑选用便宜的不锈钢是最佳选择。如果用量非常大时,专门为此设计一新钢种,来满足需要,那也值得和合算的。


 1. 材料使用条件的评价


   材料选择的第一步是全面评价由所选用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成的零部件在工艺环境和设备的使用条件下,能否满足如使用温度、压力和流体的状态的要求。为此需要掌握如下的工艺数据。


    ①. 使用环境-操作介质的性质和成分、水的化学性质、蒸汽质量、溶液的组分及浓度、传导率、pH值、通风、杂质等。


    ②. 压力-平均值和范围,恒定或交替变化,内部载荷或外部载荷。


    ③. 温度-平均值和范围,恒定或变量,热梯度和热振动。


    ④. 速度-流动速率,线性速度,名义速度和范围,搅动程度,湍流等。


   要想选择满意的材料性能,除了使用温度和压力外,还必须考虑其他因素,如启动和关闭、间歇操作、瞬时现象、压力冲击及系统的瞬间失效。


 2. 设计的评价


   使用条件评价完之后,随之其后,则需要依据材料考虑设备设计和各种零部件的类型、尺寸、配合和服役期间的临界状态。同时还要根据所选用的材料考虑各种加工制造技术的可行性,如锻造、冷热成形、机加工和焊接等。


 3. 材料的评估


   材料的评估包括材料的性能和冶金方面的试验,含金属连接在内的加工性的检测以及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中材料的适用性。材料的耐蚀性评估将进一步讨论。


  a. 材料试验


   除了用化学分析检查材料的成分以外,通常对所选定试样进行表观检查和力学试验以及确定原材料是否满足每个规定的要求。另外需要对焊接试样进行试验以评定焊接质量。其中力学试验有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材料截面试样的金相检查提供含夹杂物材料与纯净度相关的信息,并提供金相结构及晶粒尺寸。对于焊接部位,类似的检查可以检验出焊接缺陷,如夹杂物、孔隙度、裂纹及不符合要求的焊接技术等。这些试验对材料本身是典型的破坏性试验。


  b. 材料耐蚀性的评估和选择


   材料的选用,愈来愈习惯用模拟环境试验的数据作为依据来选择材料以防止腐蚀,包括高温腐蚀。这些试验包括:腐蚀挂片试验;热质量分析(TGA);动态燃烧室的研究;热循环;实验室玻璃器皿的试验;现场试验。


  c. 材料的功能要求


    ①. 强度


     强度包括多个力学性能,最常用来指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可以利用应力-应变曲线来理解它们。其他相关的强度还包括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强度。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使用高强度的材料以减少零件的厚度。


   ②. 疲劳强度


    疲劳是指由循环应力造成金属断裂的失效。常见的例子包括远低于拉伸强度的速变应力。当应力增大时,引起失效所需要的循环次数就减少。习惯上绘制金属应力和循环次数曲线(S-N),如图4-3所示。曲线由应力相对于循环次数的对数来描绘。对于一个给定的较大循环次数,通常在低于某应力值的情况下不发生失效,这个应力值就称为疲劳极限。因为以保持正常的应力不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防止变形和断裂,所以疲劳失效几乎总是伴随着突变、缺口、冲击、残余应力的存在而发生。


    疲劳失效常常发生在焊接接头,因为采用焊接接头,这样的设计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效应。有利于耐疲劳的材料特性和设计特性有,利用合金化或热处理来提高拉伸强度;减少工件的厚度,使用抛光表面,降低设计应力,细化材料的晶粒尺寸,消除材料的冶金缺陷和残余应力,减轻表面存在压应力,减少助长腐蚀和疲劳的环境,并且采用金属覆盖层,如Cr、Ni或Cd(镉)镀层,这是因为镀层中的微裂纹有可能会降低疲劳强度。


   ③. 脆性断裂


    脆性断裂是在低于屈服强度的正常应力下,由于裂纹的快速扩展而造成的失效。绝大多数的脆性断裂发生在具有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的金属中,特别是铁素体不锈钢,不仅在低于临界拉伸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完全的断裂。钢发生脆性断裂的条件如下:本身存在缺陷;缺陷处存在残余拉伸应力与工作载荷引起的拉伸应力的交汇,如果应力是三维方向就更为严重;足够低的温度;还原处理、成分、轧制操作和后续的热处理等冶金因素;韧性;蠕变;耐热性;热和腐蚀;耐蚀性;氢腐蚀;加工性。


  ④. 韧性


    材料的韧性就是指材料断裂之前吸收能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韧性是用材料成形和断裂期间吸收的能量来衡量的。它是最重要的低温力学性能而不是强度。缺口的韧性受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晶粒尺寸、晶粒生长的模式、截面尺寸、冷热加工的温度、加工方法和表面状况如渗碳和脱碳等影响。


    基本试验:最普通的韧性试验是采用带缺口的试样,通常通过冲击试验测量缺口韧性,或在相对较低的应变速率下测量断裂韧性。冲击试验可揭示材料的低温强度、韧性不足和脆性,这些试验特别适合铁素体材料,可以显示韧性向脆性的转变。


  ⑤. 耐蚀性


    金属和合金的破坏大多是由腐蚀造成的。实际上对于所有包含一系列基本操作的工艺过程来说,设备、换热器、管道构件或其他系统构件的失效就意味着停工、昂贵的维修和更换构件,因此压力容器和换热器的结构材料应该在使用环境中具有合适的腐蚀速率。另外注意由周围气氛引起的腐蚀。


  d. 根据耐蚀性的条件来选择材料良好的搭配


    在选择材料时有几种金属与环境的搭配是非常恰当和合适的。这些搭配通常表现为,在最低的成本下获得最高的耐蚀性,应该给予考虑。这些搭配有:碳钢→浓H2SO4;不锈钢→HNO3;Cu-Ni-Mo钢→海水或盐水;超级铁素体钢→海水的搭配。


  e. 腐蚀失效


    尽管材料选择已经是十分认真了,并且有时还进一步采用了防腐蚀方法,但少数意外的失效总还会发生。导致意外腐蚀失效的原因可能为以下一种或几种:使用了带有缺陷的材料;设计不合理;不正常的操作;制造不当和检验不充分;维护不适当。所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腐蚀失效发生的有效办法。


  f. 氢腐蚀


   氢腐蚀是在高于220~243℃温度的含氢环境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损伤机制,一般不被人们所关注。室温下钢制容器当然是可以处理高压氢的。但在较高的温度下,氢能扩散到钢中与碳原子反应生成甲烷气体


   2H2+FeC→CH4+Fe


   高温高压下,氢能够与间隙固溶体中的碳反应,导致初始脱碳,接着在晶界产生不稳定的碳化物,形成甲烷气泡。由于甲烷不能从钢中扩散出去,它的积聚引起开裂和鼓泡,从而使钢材失去韧性导致最终失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稳定钢中的碳化物组成、形态和分布。


    氢腐蚀的防护。根据实际经验防止氢腐蚀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耐这种破坏形式的钢。因为所有的奥氏体不锈钢都含有高Cr,稳定了钢中的碳化物组成、形态和分布,所以耐高温氢损伤。因此,作为另一种防腐蚀措施,通常在低合金钢容器的内表面衬一层不锈钢,是一个经济实用的选择。


  g. 加工性


    加工性包括成形、机加工、与其他金属连接的焊接工艺及焊后热处理的难易性。并不是所有的加工车间在技术上都有能力正确地处理较复杂的材料。因此用户要了解加工者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另外,先进加工技术需要更高级的检验标准来判断加工是否符合要求。


 4. 成本核算


   在材料的选择中,选用是实用性和成本两矛盾统一的最终结果,可用性价比来表示。


   人们常说“物美价廉”和“优质优价”,这分别是材料消费者和材料生产者各自倾向性的愿望,材料消费者希望自己所选用的材料是“物美价廉”的;材料生产者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优质优价”,但只有双方都有经济效益,方能使整个社会有效益。


   以选用耐腐蚀不锈钢为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下面两个方面,一是最低的成本,即选择低成本的材料,并定期更换或采取防腐措施;二是高成本腐蚀最小,也就是不考虑成本,而选择最昂贵耐腐蚀的材料,其结果是使用周期长,可以免于频繁地维修。


   在廉价材料与高价材料之间,一般会认为选用高级的结构材料产品,成本一定是较高的,因而制造商会刻意选择廉价低成本的材料,以求用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竞争性的产品标价。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提高材料的工艺性能,通常会提高单位质量的费用。选用性能好的材料,虽然材料成本高一些,但就整个设备的总体费用而言往往会低一些。因此,由于下列因素,使节省成本成为可能。


     ①. 需要较少的材料;


    ②. 较短的热处理周期;


    ③. 较少的焊接时间和较少的焊接填充材料;


    ④. 较低的运费;


    ⑤. 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现场的处理要求更简单。


 5. 使用过程中可能的失效模式和破坏形式


    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失效可能源于材料的使用应力高于安全应力而引起的过载或者在应力集中处产生的局部变形。大多数情况下失效模式取决于材料在最终状态下的性能。如承压下的失效模式可能是:过度的弹性变形和弹性失稳;塑性失稳,变形和破裂;脆性断裂;疲劳失效;蠕变变形和蠕变破坏;环境破坏如腐蚀和氢损伤。


    大部分使用中的失效涉及在应力集中区缺陷处裂纹的萌生。在焊接结构中,焊接缺陷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仅在设计中要防止过载,而且要避免由脆性断裂、疲劳、蠕变和腐蚀可能引起的低应力失效。通过材料的选择以及限制主应力加二次应力来避免过度的弹性变形和弹性失稳;通过限制主应力加二次应力来避免塑性失稳;通过正确地选材、制造、检验、检查断口韧性等来避免脆性断裂。在压力容器和换热器中很少出现由普遍腐蚀引起的失效,因为设计者意识到普遍腐蚀的可能,并通常采用腐蚀裕量或选择耐腐蚀的材料。然而,某些环境中可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在设计和选材时应避免可能发生这种失效。


 6. 设备的设计特性


   a. 维修


    为了使设备便于维修,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很好的了解设备的特定环境和特殊要求。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些与维修相关的项目,包括更换某些构件所需的拉动空间,如拉动热交换器的管束所需的空间等,装卸材料的设备,预定的清理方法和所需的设备,容易更换构件,监控腐蚀和积垢的能力,现场焊接的设备以及停工期检查的设备和可用性。


   b. 安全保险的特性


    安全保险的设计概念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制造的局限性,而且要为操作提供较大的安全空间,这个概念与断裂力学的研究相关。在设计一个设备的各个部分时要有安全保险的特性,一般按下列几个方面考虑:判断结构中疲劳裂纹可能扩展的点;确定可能有的最小裂纹尺寸;确定可能有的最大裂纹尺寸,该尺寸与最大破坏程度及可能有的最小裂纹与临界裂纹尺寸之间的载荷相关。


   c. 检查的通道


    压力容器的设计应该提供检验人员进入容器检查腐蚀损伤的通道。有足够的直径让人进入的容器应该有可移动的内部构件,以允许进入人员通向容器的所有部位。


   d. 安全性


    压力容器和换热器的安全操作需要保守的设计和标准指定的习惯做法,并使用规范、标准中所许可的材料。对换热器和压力容器,视安全性压倒一切的原因是避免可能对人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灾难性的失效。为了确保安全,应该按照设计精确地制造设备并充分地监督检查,以保证和设计规范相符。同时要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


   e. 设备寿命


    为了获得投资带来的利润,也为了使生产连续地进行,设备构件及设备本身应该具有适当的寿命。构件的寿命取决于设计、结构材料的性能和它们与使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制造和检查的影响,还包括操作、维修等的影响。为了获得满意的寿命,设备的结构材料要承受住设计应力、磨损、使用中的腐蚀。在设计阶段,腐蚀问题同其他的操作条件和设计参数如压力、温度和速度一样重要。为了获得最佳的使用寿命,不锈钢选材要基于耐腐蚀的观点。要向材料供应商索取简明而清晰的材料质量保证书面说明,确保供应的材料正确。设计说明书内要有材料的耐蚀性。


   f. 构件寿命


    以热交换器为例,热交换器的壳体、管箱和管板应该被设计至少使用10年或是原有管束的寿命另加两个更换管束的周期。选择的初始管子应该至少使用两个运转周期或5年,除非个别特殊环境的热交换器,可能是只有较短的预期寿命。可是,这些规定不适用于核能热交换器和压力容器。


    由于不锈钢类型多,列入标准的牌号多达一百多种,同时还有大量广泛使用的非标准牌号,每一种不锈钢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能、功能和使用范围。因此,正确、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钢种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它涉及的材料学、腐蚀学以及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专门知识。除此以外,工程经验是合理选用不锈钢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通过合理地选择、正确使用,使不锈钢材料的特性和功能,在使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进而延长不锈钢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保证不锈钢零部件、模具和机械设备的高精度。这正是不锈钢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三、性能选材法


   性能选用法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1. 使用性能


   人们一般惯于从各种材料手册中查阅和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然后选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已将这些性能汇编为数据库,便于检索和专家系统调用。


   若有两种主要性能时,则可应用“坐标分类法”进行筛选。


   各种等级的不锈钢,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当中。以下面常用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为例,按耐腐蚀性能或抗氧化性能依次下降的顺序排列为:12Cr16Ni35(330)、20Cr25Ni20(310)、16Cr23Ni13 (309)、06Cr17Ni12Mo2 (316)、022Cr19Ni10(304L)、06Cr19Ni10(304)、12Cr17Ni7 (301)、12Cr17Mn6Ni5N(201)、10Cr17Mo(434)、10Cr17(430)、06Cr11Ti(409)。


   为了确保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选用时可以提高一级或几级使用。已经使用10Cr17(17%Cr)型的地方可以使用Cr-Ni钢18-8型,已经使用06Cr11Ti型的地方有时也可用10Cr17型。另外还许多在成分方面的改型钢种并没有在上述表示出来。


 2. 工艺性能


   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了不锈钢焊接性、切削性、热加工性及深冲性等工艺性能,可参阅。


   在使用性能满足要求后,工艺性能选材时,关注点主要是加工性能和加工成本。即在较低的加工成本下完成加工的可行性。当所选材料的使用性能,能满足要求,但不能加工或加工费用太高而不能承受时,可以选用较高一级不锈钢种。


 3. 性能递增选材法


   不锈钢的类型和钢种繁多,性能各异,但也有略同的。不锈钢的牌号繁多,多达数百种;虽说牌号有数百种,但总可以归集为,


   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五大类。同类不锈钢性能多有相似或相近之处,为了便于选择不锈钢,可按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在不锈钢的五大类型中选定一类,在选定的一类中再确定一个钢种,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许多。随着性能的递增,范围逐步递减,要选择的钢种就会出现。



四、成本选材法


   成本选材法的成本,包括有材料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如果加工制作工艺相差无几,只是消耗材料存在有差别,也就是说,可根据确定的不同参量选用材料。否则就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费用来选用材料。


 1. 材料成本法


   若制造工艺的费用没有差异,则使用材料的用户对不需要热处理的钢种,采用不同的经济参数来比较和选用:等强度的相对重量;等刚度的相对重量;等强度的相对成本;等刚度的相对成本。


   设计时若使用屈服强度,则选用屈服强度。载荷相同时,变形量愈大,刚度愈小。很容易看出,变形及所需要的屈服强度因负荷方式而不同,并与结构部件的几何形状有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看法。


    ①. 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代替碳钢,屈服强度提高了,只在等强度的判据下,可以节约钢材,节约的程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也因载荷方式而不同,不能因为屈服强度提高30%就认为能节约钢材30%。若使用等刚度判据,并不能节约钢材。


    ②. 使用强度高的钢种,若采用等刚度判据,肯定会增加成本;若采用等强度判据,是否有经济效益,取决于屈服强度的比值及钢材价格的比值。


    ③. 对于交通运输,例如,车辆、船舶等用钢,为了减少运输费用,增加运输量,应该考虑采用等强度相对重量和等刚度相对重量。对于固定结构,例如,桥梁、房屋等,则应使用等强度相对成本和等刚度相对成本。至于改用钢种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分配,则随经济体制的不同(例如,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等),而有不同方法。


    ④. 上面的分析只考虑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变形,在下面,将结合材料工艺综合地分析成本。若有低温韧性、大气腐蚀、可焊性、耐磨性等问题,则应参考性能选材的方法,将这些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或采用多目标的选材法。


 2. 生产成本法


   从原材料制成部件全过程的成本分析,提供选材的另一种方法。


   以前的厨具、炊具大部分采用有色金属如铝、铜或搪瓷等,而现在已基本被不锈钢取代,不锈钢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美观、价格低廉、无污染,生产废品易于回收再利用。


  下面提供几个为了降低成本,应该考虑下述几方面的问题。


    ①. 如果在某些高温度环境中,当需要使用或计划使用昂贵的高镍合金的时候,可考虑能否用12Cr16Ni35(330)不锈钢来代替以满足要求。


    ②. 可否用20Cr25Ni20(310)或16Cr23Ni13(309)来代替12Cr16Ni35(330),相比之下,这些钢的高温强度较低,但是对多种用途具有良好的性能。


    ③. 假如需要使用或计划使用022Cr19Ni10(304L)不锈钢,则要认真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种低碳品种。在022Cr19Ni10(304L)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能够保持充分的非常有效的抗腐蚀性,但是有时却将其用于与热影响区腐蚀危险无关紧要的地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④. 在选用成形用不锈钢时,可否用12Cr17Ni7(301)代替06Cr19Ni10(304),由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略微降低铬和镍的含量并不会大大降低抗腐蚀性,所以唯一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成形性能。


    ⑤. 如果用12Cr17Mn6Ni5N(201)不锈钢代替 12Cr17Ni7(301)不锈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的话,虽然在200系列中用锰代替镍,但其抗腐蚀性能却能满足多种用途。当然应考虑可成形性和外观特点方面的差异。


    ⑥. 400系列中的某种合金可以用来代替Cr-Ni(300系列)或Cr-Mn-Ni(200系列)中的某些钢种,10Cr17(430)在许多用途中可以满足对其抗腐蚀性能的要求,但应考虑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⑦. 可以用06Cr11Ti(409)或其他11%Cr合金代替17%Cr合金,这就会使抗腐蚀性能大幅度下降,但是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才是关键。目前有几种06Crl1Ti(409)的改进型,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能、表面质量和可加工性。


    ⑧. 可以用某种不锈钢代替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常,这种改变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使用性能。但是,当考虑总成本而不是只考虑原材料价格时,使用较高等级的不锈钢通常会更为经济。



五、多目标选材法


   实际上选材是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这些目标有成本和性能两类。成本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项。


   前面将性能定义为:“材料的性能是一种参量,用于表征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考虑到材料的应用,可将性能分为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应该指出,上述定义中的外界条件除了自然条件外,还应包括社会条件,特别是人类的喜爱和社会的选择。


   前面所讨论的性能选材法和成本选材法,是将多目标简化为单目标,即性能或成本,为的是将选材问题简单化,实际上,性能本身也有多目标。


   如果将价值工程用于材料的选用,那么选材即可简化为:“选择能满足部件对材料的最低要求,而成本又是最低的材料”。这样即可将性能与成本的要求并称为特性。


   对于特性、要求、性能等的确定是较为困难的,因为这需要依据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判断。例如,当对不锈钢和塑料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在选择洗衣机外壳材料时,就一定会选用塑料而不选用不锈钢。因为塑料的特性就足可以满足洗衣机外壳的要求,其性能可以超过不锈钢而成本却远远低于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