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成都无缝厂和包钢无缝厂在建厂的设计方案中,曾分别建设一个年产5万个和30万个氧气瓶的生产车间,成都无缝厂的氧气瓶车间建成后,被建设单位自己留用了,包钢无缝厂的氧气瓶车间最终没有建设。


  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厂相继开始生产气瓶管,主要的牌号是DZ40(原套管钢牌号)、40Mn2,包钢后来自己还开发了含有稀土成分钢号40MnNbRe等。生产规格,成都无缝为φ(102~165)mm×(7~15)m冷拔/轧管,中(180~351)mm×(7~15)m)mm热轧管,Φ(377~467)mm×(15~30)mmm热扩管;包钢无缝为ф219mmx7mm热轧管。当时生产是按照国家劳动局65规定要求与用户签订的技术协议。1985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气瓶标准《钢质无缝气瓶》(GB 5099-1985),在此基础上,两个厂分别制定了气瓶管企业标准“Q/CG 52-1988”“10-88”。这一阶段由于当时的轧机装备水平较低(采用顶管机组、皮尔格机组和自动轧管机组),且气瓶管的壁厚薄、轧制的变形抗力较高,生产难度很大。如轧管机轧卡、壁厚超差、内外表面缺陷等,使产品的合格率、成材率低(成材率仅50%左右),产量也低。


  90年代初天津钢管公司引进的Φ250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投产后,也开始了气瓶管的开发和生产,由于连轧管机的工艺特点,使其在壁厚精度、表面质量、生产效率、成材率等方面远高于其他机组,尤其是适于生产径壁比较大的钢管,所以其在气瓶管的生产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尽管如此,连轧机组在初期开发气瓶管时,仍遇到许多难题,如因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拉裂、凹坑,壁厚超差,内表面因铁耳子产生的划伤和压痕等,产品的合格率、成材率也较低(成材率仅75~80%)。这一时期气瓶管的主要牌号为37Mn、34Mn2V,后来又发展了铬钼钢如30CrMo、35CrMo、30CrMnSi等;规格主要有φ219mm×6.5mm、φ232mm×7.0mm、φ267mm×7.0mm等。9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气瓶容重比,气瓶管的壁厚进一步减薄为φ219mm×6.3mm、φ232mm×6.3mm、ф267mm×6.6mm,以及开发了φ229mm×7.5mm,φ273mm×7.5mm、8.0mm,φ279.4mm×7.5mm、7.8mm等规格。1998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 17258-1998)标准,这一标准发布为我国CNG气瓶管的开发以及后来的缠绕气瓶开发提供了依据。


  2000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气瓶管标准《气瓶用无缝钢管》(GB 18248-2000)。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气瓶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这一时期钢管行业一批企业建设了现代化的连轧管机组,如包钢φ180连轧管机组、衡阳钢管Φ340连轧管机组、成都无缝Φ340连轧管机组、天津钢管Φ460连轧管机组等,这些机组的建设投产使气瓶管的生产能力和整体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从2000至2008年是我国气瓶行业和气瓶管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不仅产量快速增长,品种发展也取得了大的突破如缠绕气瓶、拖车气瓶等。这些产品的推出也给钢管企业提出了挑战。从2001年国内第一只大容积无缝钢瓶试制成功到2008年,国内大口径气瓶管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制造厂商主要为意大利Dalmine工厂和美国联合钢铁公司。为了开发大口径气瓶管,2007年天津钢管、衡阳钢管分别建设了φ720mm斜轧扩管机组和Φ720mm周期式轧管机组,开发出了Φ559mm、φ610mm大口径气瓶管,2010年又开出了ф711mm大直径拖车气瓶用管,近年来无锡德新钢管采用扩管+冷拔的工艺生产上述规格的大口径气瓶管,还开发了更大口径的φ850mm气瓶管。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使用大直径气瓶长管拖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万辆,其中90%的长管拖车用于运输压缩天然气,其余的长管拖车用于运输高压氢气和氦气。经过钢管制造厂和能源装备企业的多年努力和不断创新,大口径拖车用气瓶管的直径从初期φ559mm发展到如今普遍使用的φ711mm,壁厚公差也由27.5%提高到15%,产量和质量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满足了国内大容积无缝气瓶的生产需求,还实现了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


  目前我国气瓶、蓄能器用管主要生产企业有天津钢管、衡阳钢管、包钢钢管、宝钢条钢事业部、鞍钢无缝、江苏振达钢管、江苏诚德钢管及无锡德新钢管等企业。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