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的概念及分类


  ①.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称为震中。


  ③.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或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④. 震中区。震中附近的地区称为震中区。强烈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


  ⑤.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⑥.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根据波动位置和形式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⑦.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指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高。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⑧. 体波。体波是一种通过地球体内传播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P),亦称压力波,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前进方向(发射线)一致,靠介质的扩张与收缩而传递,其传播速度约5~6km/s,最先到达震中,振动的摧毁力较小。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km/s,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⑨. 面波(L)。沿地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小,只有3km/s,但振幅大,故对地面的破坏最大,面波又分为瑞雷波(R)和乐夫波(Q)。瑞雷波(R)传播时,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和地表面法向组成的平面内作椭圆运动,而与该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没有振动,如在地面上是滚动形式。乐夫波(Q)传播时,质点在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即在地面上水平运动或者在地面上呈蛇形运动形式。



二、纵波、横波和面波的比较


  纵波(P)跑得快,但是它很弱,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地震预警,基本上就是要先利用地震P波,地震P波检测到以后就可以计算出灾害有多大,地震台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会儿面波要来了,大家可以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表和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称为地震烈度(表15.1)。


   ①.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的未来一百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②. 场地烈度是指建筑地因地质、地貌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的不同而引起地震基本烈度的降低或提高的烈度,一般来说,建筑场地烈度比基本烈度提高或降低半度至一度。


   ③. 设计烈度又称计算烈度,是在地震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建筑物的重要性,将地震基本烈度加以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地震烈度称为设计烈度。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