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轧管机在不锈钢管工业领域的发展应用已有20年的历史,但迄今只有德国ESW 不锈钢管厂采用这种轧管机生产不锈钢管(SMSMeer在一篇文章中称它是生产铜管的设备)。因此,人们对这种工艺能否发展成为一项常规性的钢管生产工艺持有怀疑态度。但德国 Wengenroth 博士却在1998年提出了“行星阿塞尔”的设想,他在一篇论文中谈及德国三辊轧管工艺发展的前景时认为:对金属流动阻力施加影响,是未来提高三辊轧管机能力的关键。施加这种影响的措施就是在轧管机后台输出端施以向前拉曳的作用力,向前拉曳作用加大,在轧制过程行将结束时,可以不改变轧管孔型而完全避免荒管出现尾三角,且不出现增厚的管端。这一措施可以使三辊轧管机超越现存的工艺极限。
在该文的最后部分,他提出了“行星阿塞尔”(PAM)的概念:首先要改变三辊轧管的运动方式,即“采用轧辊张角布置,使轧辊围绕穿孔坯旋转以取代穿孔在轧管时的旋转运动。轧出的荒管可以直接进人张力减径机,而不需要输出导卫装置,由张力减径机来施加向前拉曳力”这就是“行星阿塞尔”的概念。当穿孔坯长度为8m、S/D为0.25时,荒管长度可能超过60m,而成品管长度将达数百米。三辊轧管机轧后不产生荒管端部切损,也不需要设置荒管加热炉。这是三辊轧管技术的新概念。
一次轧出数百米长的成品不锈钢管,可谓奇观,有人将其称之为“真正的连续轧管”。将阿塞尔轧管机和行星轧管机相结合不仅仅是三辊轧管技术的新理念,也是一项创举,是不锈钢管生产工艺划时代的一项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