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传统模式
1. 国家投资 设计、采购、施工分阶段分部门完成。建设单位成立建设指挥部代表业主负责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协调、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后交付生产单位(中交)管理,进行开工准备。投料试车并考核合格后经过国家相关的部门(包括地方的安全消防、环保等)验收合格后,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2. 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股份制投资等 业主负责招标或委托设计、采购、施工单位,各单位分阶段完成各自工作。业主成立项目部,任命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协调、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等,由监理单位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等工作。
二、设计、采购、施工承包模式
1. 交钥匙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 是指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向业主交付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2. 设计-施工承包(D-B)模式,是指工程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承包还可采用设计(E)、设计-采购承包(E-P)、采购-施工承包(P-C)等模式。
如果采用的模式下,施工和设计是分离的,双方难以及时协调,常常产生造价和使用功能上的损失。在建设工程的造价上,设计对造价的影响占80%以上,降低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就在于设计。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和施工过程深度交叉,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工程应用:不清楚项目模式而造成的损失
某交钥匙总承包项目(固定总价合同),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管理业主方提出了一系列的修改方案,例如:增加360m长管廊、隔热设计的隔热层和防护层修改为较昂贵的材料等,由于配管设计仍然按照纯设计(E)模式的项目思路进行设计,没有进行记录,完全照业主的新方案修改,与签项目合同和总价时的配管设计方案相比,增加了很大一笔费用,造成了项目总承包方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