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随同我国钢铁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我国不锈钢管标准化工作从零开始,逐步建立标准化工作机构和技术组织;从最初的部标准到行业标准,再到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钢管标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服务和支撑行业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共发布了40项不锈钢管部标准和2项部指导性技术文件。1957年,冶金部批准公布了我国第一个无缝钢管的部颁标准:冶标《一般无缝钢管》(11-1957)。1963年至1965年,冶金部集中颁布的部标准中,包括了系列重要不锈钢管标准,如《无缝钢管》(YB 231-63)、《地质钻探用钢管》(YB235-63),《锅炉用高压无缝钢管》(YB 529-65)。1977年,冶金部发布了《轴承钢管》(YB/Z 12-77)等指导性技术文件。上述标准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钢管标准从初步完善到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钢管标准化的主要成绩主要体现在以四个方面。


  1963年3月,冶金部“科技情报产品标准研究所”成立,这是钢铁领域成立的唯一专业标准化研究机构。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以技监标函(1993)035号文“关于批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管分委员会组成方案的函”,批准成立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管分技术委员会,负责钢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第一届钢管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成都无缝不锈钢管厂家。2014年第四届全国钢标委钢管分委员会完成换届组成,编号为SAC/TC 183/SC1。2016年5月,钢管分委员会秘书处调整至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钢管分委员会成立以来,不锈钢管领域的标准化专业队伍不断得到壮大,从第一届委员会由24名委员组成到第四届由51名委员组成;委员会的活力不断得到提升,从最初的标准讨论、审定和年会延伸到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和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委员参与会议以及标准立项和报批阶段的通过性投票积极踊跃;委员会的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最初的每年制修订两三个项目到每年提出超过10个制修订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