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和铌都是强烈形成碳化物的元素,都比铬更容易形成碳化物,钛和铌存在于不锈钢中,会使钢中的碳尽可能地与钛或铌结合,这样,就会使钢中的铬能尽量稳定地存在于固溶体中,使固溶体中有足以保证耐腐蚀性能的铬的含量,保证铬不沿晶界析出,也就保证了在晶界处不存在贫铬区,即可有效地防止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


 当然,加入钛或铌的含量应根据钢中碳的含量来确定。一般来说,不锈钢中钛或铌的加入量与钢中碳的含量的关系可大致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Ti=[(C-0.02)×5]%~0.8%    1-3


Nb=10×C%    1-4


 为保证不产生晶间腐蚀,除保证钢中有足够量的钛或铌外,还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充分发挥钛或铌的作用。


不锈钢加入钛或铌后,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它们都是形成铁素体的元素,有可能使奥氏体钢中产生少许铁素体,如果热处理或使用不当,有形成σ相的可能,引起脆性,对加工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氮是一种强烈扩大奥氏体区和稳定奥氏体组织的元素,其作用效果相当于镍的25~30倍。所以,有的奥氏体钢,如1Cr17Mn6Ni4N,由于加入了氮,与共同作用取代了一部分镍,达到了节约镍的效果。


 对于双相不锈钢来说,有意识地加入氮是为了提高钢的耐腐蚀性,特别是提高在含有氯离子介质中的耐点(孔)腐蚀和耐缝隙腐蚀性能。尽管对氮提高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机制有不同的解释,但对氮在不锈钢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一致肯定和重视的。


过高的氮含量可能使不锈钢铸件产生气孔等缺陷,所以,加入氮的量要合理控制,一般不超过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