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抛光常见故障及可能原因见表3-6.
电化学抛光用电源、设备和夹具如下:
1. 电源
抛光对电源波形要求不严,因此,一般使用的直流发电机、硅整流器或可控硅整流器等均可。电源电压空载要求0~20V可调,带负荷的负载为8~10V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低于6V,抛光速率慢,光亮度不足。
2. 电化学抛光槽
可用聚氯乙烯硬板材焊接而成,其上装有三根电极棒,中间为可移动的阳极棒,接电源阳极,两侧为阴极棒,并连接电源阴极。槽上应有加温和冷却装置。加热可安装钛加热管,降温可安装通冷水的钛管。也可以采用厚度5mm的钢板制成内外夹套槽,内槽上面衬铅皮5mm厚,或衬软的厚度3mm的聚氯乙烯塑料片,夹套中可通水和蒸气,以便进行加热和冷却,可以自如地控制槽内抛光液的温度。
3. 夹具材料
用铝合金或纯钛材料制作的夹具比较理想。它们导电好,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耐腐蚀,寿命长。铝或钛离子进入槽液无不良影响。不宜使用铜、黄铜或磷铜作夹具,铜离子进入电解液中,在阴极上析出,在断电取零件的瞬时,在不锈钢表面会立即置换上一层结合力不良的铜层覆盖在抛光表面,严重影响抛光质量。为了提高夹具的使用寿命,夹具裸露部位必须包上聚氯乙烯胶带,或涂上聚氯乙烯糊状树脂或绿钩胶,然后在200℃烘箱上烤熔成膜,如此要进行多次,使膜达到一定的厚度。然后在接触点处用小刀刮去绝缘膜,露出金属面以利于导电。每次使用时都要在碱液中活化接触点。
4. 夹具的导电能力
电化学抛光时所用的电流密度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一槽电流通过可达数以千安计,夹具设计制作时要考虑零件所用最大电流要能够通过夹具的导电板而不至于过度发烫,对铝板以每平方毫米通过电流不超过4A为宜。夹具温升太高,不便于提放,更易使夹具失去弹性及夹持零件的能力。夹具连接零件的接触面积要合理。根据抛光表面形状和电流在溶液中的分布,要适当增加导电接触点,最少不小于3点,导电板与零件的接触点必须紧密牢固,在抛光过程中不得松动,对于重量较大的零件可用螺钉拧紧,又要有较小的装卡印痕。铝夹具在使用前,要用热碱腐蚀一下才可使用,以除去铝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后生成的氧化膜,影响电流的正常导入工作。
5. 抛光槽液位高度
在电化学抛光过程中,特别是含有甘油或添加剂的抛光液,会产生大量泡沫浮于液面,为防止泡沫溢出槽外,方便调整槽液的相对密度,液面应留有空间,因此,抛光槽液位高应比槽总高度低300mm.在设计槽的高度时,根据最大抛光零件长度(a)、距槽底空250mm、距液面水平面50mm,液面水平面距槽口300mm,即可求得槽的高度h=250+50+a+300(mm)=a+600(mm).
6. 抛光槽阳极移动装置
置放夹具和零件的阳极杆为可移动的,移动速率以每分钟往复10~20次,左右行程为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