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铁素不锈钢主要缺点是脆性大。引起脆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粗大的原始晶粒


   这类钢在冷却与加热时不发生相变,故铸态组织粗大。粗大的组织只能通过压力加工碎化,无法用热处理方法来改变它。工作温度超过再结晶温度后,晶粒长大倾向很大,加热至900℃以上,晶粒即显著粗化。由于晶粒粗大,这类钢的冷脆性高,韧脆转变温度高,室温的冲击韧性很低。图9.30为退火状态铁素体不锈钢的显微组织。


30.jpg


  对这类钢正确地控制热变形的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是十分重要的,如对Cr25和Cr28钢,锻造和轧制应在750℃或较低的温度结束。此外,向钢中加入少量的钛,可使晶粒粗化的倾向略微降低。


2. 475℃脆性


  含铬超过15%时,在400~550℃停留较长时间后,钢在室温时变得很脆,其冲击韧度和塑性接近于零,并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图9.31),最高脆化温度接近于475℃,故文献中把这种脆化现象称为475℃脆性


31.jpg

  导致475℃脆性的原因是在该温度区间,自α相中析出富铬的α'相,铬含量高达61%~83%,具有体心立方点阵,点降常数为0.2877nm。这种高度弥散的亚稳定析出物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长大速率极缓慢,在475℃保温2h后具有20nm直径,而34000h后只长到500nm。由于a'相的点阵常数大于铁素体的点阵常数,析出时产生共格应力,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韧性下降。475℃脆性具有还原性,可以通过加热至600~650℃保温1h后快冷予以消除。


  图9.32为Fe-Cr二元相图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出,α'相的产生是由于520℃以下。→α+α'(调幅分解)反应的结果。α相的析出缓慢,从较高温度下的单相a区空冷至溶解度线以下,不会有a'相析出,只有随后在520℃时效,才会有a'相沉淀而引起钢的脆化。当重新加热至550℃以上时,由于α'相的溶解,钢的塑性、韧性又得到恢复。α相还使钢在硝酸中的耐蚀性下降。


3. σ相的析出


   由图2.12可以看出,在铁铬合金中,低于820℃时,当成分约相当于45%Cr时,出现。相(FeCr)。随温度的降低,σ相存在的范围逐渐扩大,即。相可以溶解相当数量的铁或铬。在σ相和α相之间还存在比较宽的两相区。


   σ相的形成需要在600~800℃长时间加热,更低的温度因原子扩散困难,故不能生成,如果自高温以较快的速率冷却,亦可以抑制σ相的生成。


   σ相是一种具有复杂正方点阵(单位晶胞中有30个原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铬钢中,杂质及大多数合金元素Mo、Si、Mn、Ni等(C、N除外)都促使。相的生成范围移至较低的铬含量并加速其形成,因此工业用的含17%Cr的铁素体钢,在600~700℃长期加热便可能形成。相。。相不仅见于高铬铁素体钢,也见于其他奥氏体-铁素体钢,以至于奥氏体钢中,不过σ相在铁素体中形成较容易。


   σ相具有高的硬度(大于68HRC)和脆性,析出时伴有大的体积变化,故引起很大脆性。由于。相富铬,其析出会引起基体中铬分布的变化,而使钢的耐蚀性下降,连续成网状的σ相较岛状者更为有害。


  除σ相外,在含钼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中还发现有x相存在。x相同样是一种脆性相,可以显著降低钢的缺口韧性。X相中富集Mo、Cr的程度高于。相且析出速率较σ相快。


  铁素体不锈钢中出现σ相和x相后,可以采用加热到它们的形成温度以上保温后急冷的方法予以消除。


  在铁素体不锈钢中还会存在其他影响钢性能的相,主要是碳化物、氮化物和少量的马氏体。


  碳和氮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很低,如含铬26%的铁素体不锈钢在1093℃时,碳在钢中的溶解度为0.04%,在927℃时仅为0.004%,温度再降低,其溶解度要降到0.004%以下;927℃以上时,氮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为0.023%,而在593℃时仅为0.006%。因此,铁素体不锈钢在高温加热和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即使急冷,也难以防止碳化物和氮化物的析出,析出的碳化物主要是(Cr,Fe)23C6和(Cr,Fe7C3,析出的氮化物主要是CrN和Cr2N。


  析出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对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是有害的,主要表现在对耐蚀性、韧性、缺口敏感性的影响上。


  在含约17%Cr的铁素体不锈钢中,如果C+N含量不大于0.03%时可以得到纯铁素体组织,当C+N含量大于0.03%后,高温下会生成α+γ双相结构。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y相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组织具有α+M双相结构,从而使钢的组织细化,韧脆转变温度下移。当钢中马氏体含量在9%以上时,其耐腐蚀性良好且不受钢中碳、氮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