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的腐蚀疲劳极限一般界定为在指定的循环次数的强度。腐蚀疲劳的断口也由三部分组成: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在疲劳裂纹扩展区往往覆盖有腐蚀产物,瞬时断裂区与一般疲劳断口相同。腐蚀疲劳可划分为四种形式:


(1)在腐蚀全过程中,金属处于活化状态。腐蚀疲劳裂纹往往产生于蚀孔的底部,断口粗糙,裂纹上覆盖有腐蚀产物。


(2)在破裂过程中,金属处于钝化状态,没有蚀孔,只有少数裂纹,这种腐蚀疲劳难于与通常的疲劳相区别。


(3)腐蚀疲劳处于不稳定的钝化状态,开始时金属处于钝化状态,经一定循环周次后,由于位错移动产生的挤出型滑移台阶使金属变为活化状态。


(4)腐蚀疲劳处于受干扰的钝化状态,如腐蚀疲劳与应力腐蚀破裂、点蚀或晶间腐蚀叠加发生。


 许多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局部腐蚀性能,因此也有高的腐蚀疲劳抗力。


不锈钢腐蚀疲劳裂纹源的形成机制有多种模型:


  a. 点蚀形成裂纹机制


       点蚀坑成为应力集中的地方,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蚀坑处出现滑移台阶,然后滑移台阶优先溶解,形成裂纹源。


  b. 吸附理论


      介质中活性离子被金属表面吸附,在微观缝隙处产生楔子作用,应力集中,并降低金属结合力,成为疲劳源。


  c. 滑移溶解机制


     在循环应力下,滑移过程出现滑移台阶,破坏了表面的钝化膜而暴露出新鲜金属表面,新鲜金属表面被溶解。在反向滑移时,被溶解的表面不能重新闭合。这样在循环应力下,滑移台阶不断被溶解,促进了裂纹的萌生。


 d. 表面膜破裂机制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表面膜破裂,破裂处成为微阳极,周围膜成为大阴极,在介质和应力共同作用下,膜破裂处较快地溶解成为疲劳裂纹核心。


  腐蚀疲劳裂纹的扩展主要有两种机制:阳极溶解和氢脆。阳极溶解和制认为,机械破裂造成的新鲜表面在腐蚀环境中遭到阳极溶解,从而增大裂纹扩展速率。氢脆机制认为,当氢进入金属裂缝尖端,弱化了金属键,在下一循环载荷时增大了裂纹的扩展。近年的一些看法认为,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阳极溶解使局部裂纹尖端环境中的pH降低,从而增加氢进入金属裂纹尖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