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石油勘探开发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玉门油田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该油田开发于1939年),在随后的勘探中,又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等油田。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勘探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上述四个石油天然气基地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开展了一系列的石油大会战。最著名的是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成功找到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之后进行了胜利、大港、四川等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石油会战;70年代,又相继开展了江汉、长庆、辽河、江苏、冀中(华北)等石油大会战,这些石油会战实现了油田快速增产,原油产量以每年18.6%的速度递增,到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1亿吨,1975年天然气产量也突破了100亿立方米,在较短的时间里基本解决了我国石油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后期,我国又开展了塔里木、吐哈等石油会战,至20世纪末我国原油产量已经达到1.583亿吨,天然气产量228.79亿立方米。
我国油井管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的发展起来的。1954年鞍钢无缝管厂开始按鞍标434-1954生产油管,1957年原冶金部发布了“石油油管及接头”部颁标准(YB-1957);20世纪60年代,冶金部参照苏联TOCT标准,制定并颁布了《石油油管及接头》(YB 239-1963)、《石油钻探管》(YB 528-1965)等标准。60~70年代初,鞍钢无缝厂、原成都无缝厂按照上述标准,试生产或小批量生产了加厚钻杆和油管发往油田试用;同一时期鞍钢无缝厂按照TOCT(632-1957)标准,小批量生产φ127mm和Φ140mm套管,发往油田使用。
1970年原冶金部参照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制定并颁布了《石油套管》(YB690-70)、《石油对焊钻杆、钻铤、方钻杆管材》(YB 691-70)。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原成都无缝厂、包钢无缝厂按照(YB 690-70)标准生产套管并发往油田使用;鞍钢无缝厂、原成都无缝厂按照(YB 691-70)标准生产了对焊钻杆并发往油田试用。从60~80年代,上述三个厂为大庆、胜利、大港、华北、中原及四川等油田开发的油井管产品主要是DZ40、DZ50和少量的DZ55等低中钢级产品。尽管是油井管的中低端产品,但由于当时的冶炼、轧制、热处理和螺纹加工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产品质量无论在成分控制、性能控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螺纹精度等都难以满足油田生产和开发的需要。
从60年代中期起,我国油田的开发建设迅速发展,由于我国自己生产的油井管在产量、质量上均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这期间油井管主要依靠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后期因为质量问题,从70年代开始,每年不得不花更多外汇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进口大量的油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