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铬、钼等元素对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冈田等(1973年)通过氯化铁浸泡试验和阳极极化试验,检测了Cr(20%~30%)、Mo(0%~4%)及Nb(0%~2%)对铁素体不锈钢点腐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耐点腐蚀性主要由铬和钼的含量决定,当铬含量为25%以上时,铁的钝化特性明显得到改善。由此,冈田研制开发了25 Cr-3Mo-0.7Nb-0.03C钢。为了进一步增强该不锈钢的韧性,他们使钢中的镍元素增至8%,这样之后耐点腐蚀能力反而下降,这是因为铁素体单相变成了双相的缘故。另外,小川等(1978年)通过AES、XPS发现,钢铁中的铬含量越多,钝化膜中的铬比例越大,从而钝化膜更稳定,这正是高铬钢拥有良好的耐点腐蚀能力的原因所在。


  宫川等(1975年)[41]使用25℃、5%NaCl溶液,检测了Mo(0.5%~5%)、Mn(0%~3%)、S(0%~0.095%)如何影响18Cr钢在食盐水中的点腐蚀电位,结果表明钼含量增加后,点腐蚀电位升高(即耐点腐蚀能力增强);锰含量在1%以上时点腐蚀电位不受影响,1%以下时含量越少,点腐蚀电位越高;硫含量越多,点腐蚀电位越低。


  久松等(1976年)采用再钝化电位(缝隙内溶解反应完全停止后,再度发生钝化的电位)此为衡量缝隙腐蚀安全性的标准,研究了钼含量对25%Cr钢的影响,表明钼具有防止缝隙腐蚀的效果。


  还有,辻(1976年)等分析了Cr(16.9%~19.0%)、Mo(0%~3%)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5%FeCl3+0.05 mol/dm3HCl溶液中的18Cr-Mo系钢点腐蚀的影响,其中对耐点腐蚀性影响较大的铬及钼的影响如下式所示。


  30℃时的腐蚀度=35.25-1.53(%Cr)-1.65(%Mo),g/(㎡·h)


  50℃时的腐蚀度=43.60-1.24(%Cr)-2.55(%Mo),g/(㎡·h)


  由此可知,钼的影响效果是铬的1~2倍。另外,它还表明了含有Cr、Mo组合成分的钢19Cr-2Mo和18Cr-3Mo都具有比SUS304更强的耐点腐蚀性,而Si、Mn、Ni、Cu、P、S对点腐蚀的影响都很小。


  另外,冈田等(1987年)[44]使用54种不锈钢,测定了它们在80℃、5%NaCl溶液中的缝隙腐蚀的临界电位,即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然后经过重回归分析,更加明确了合金元素对缝隙腐蚀的影响,其中Mo、Ni元素使铁素体不锈钢(15种)的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升高。另外,还在25℃的12%NaCl溶液中测定了衡量耐缝隙腐蚀能力的去钝化pH值[45](pHa depassivation pH,由于金属离子的加水分解,缝隙内的pH值下降,活性溶解开始的pH值),铁素体的脱离钝化pH值如下式所示,Mo、Ni的影响同样存在。


    pHd=-0.157 log(%Ni)-0.460(%Mo)+1.15


2. 钛、铌、锆元素对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与Cr、Mo不同,为防止铁素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而添加的Ti、Nb、Zr等元素,是通过固定C、N来改善耐点腐蚀性和耐缝隙腐蚀性的,另外Ti还拥有其他功效。


首先,小林等(1973年)研究了V、Ti、Zr的添加对17Cr、17Cr-2Mo、25Cr、25Cr-1Mo钢耐点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Zr通过固定C、N来抑制铬的碳化物或氮化物的生成,由此来影响钢的耐点腐蚀性。而且他们还在试验中证明了钒对耐点腐蚀的影响虽然与C、N的固定无关,但钒的影响程度比钼要小。


另外,门等(1976年)证明了在17Cr系钢中添加钛后,其耐点腐蚀性(耐锈性)增强,尤其是未与C、N结合的固溶Ti的含量达到0.2%以上时,容易引发腐蚀的MnS消失,并变为TiS.山本等(1976年)针对C、N影响大大减少的超低C、N13Cr钢所做试验表明,添加0.3%的Ti后,钝化膜会更加稳定,因此固溶Ti能有效防止腐蚀。


足立等(1978年)也对17Cr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发现钛或铌的添加能提高17Cr钢的耐点腐蚀性,这一效果能通过这些元素与C+N总量的比例来表示,而添加了Ti元素的钢材耐点腐蚀能力更强。这是因为添加了铌元素的钢材中含有MnS,而钛促使了硫化物的生成,这使容易引发腐蚀的MnS消失。而且钛也有抑制蚀孔内活性溶解的作用。另外,中田等(1979年)也认为在17Cr-Ti钢中,主要原材料和介质的耐蚀性也随着钛含量的增多而提高,固溶钛改善了耐锈性。


并且,根据足立等(1978年)的研究,在耐蚀性更好的18Cr-2Mo中添加钛和铌后,钛和铌的差别显示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