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化学着色配方 11 (见表8-9)的说明
本配方由大连理工大学刘爱华、徐中耀、李有年和大连轻工学校郑兴华共同提出。
1. 时间与颜色的关系
在本配方的范围内,不同时间获得的颜色为:16~20min 褐色、20~24min 蓝色 、28~32min 黄色 、32min 紫色 。
2. 影响开始出现颜色的工艺因素
其主次顺序为时间→溶液温度→硫酸含量→铬酐含量。
3. 影响出现颜色总数的工艺因素
其主次顺序为硫酸→铬酐→温度→时间。
4. 不显色的情况
时间少于12min,温度低于75℃,铬酐浓度低于200g/L,硫酸浓度少于450g/L,不显色。
5. 硫酸的影响
硫酸浓度为530g/L时出色快,浓度为490g/L时出现的颜色种类较多。
6. 电解固膜处理工艺实验
①. 工艺因素的影响
主次顺序是电流→铬酐→硫酸→时间。
②. 较佳工艺
铬酐210g/L,硫酸20g/L,电流密度7.2A/d㎡,时间6min,温度40℃。
7. 封闭(二次硬化)
工艺为硅酸盐1%,其余为水,温度90℃,浸渍时间5min。
8. 粗糙度值(Ra)的变化
着色前粗糙度平均值为1.2μm,着色后为1.12μm,粗糙度略小;着色前粗糙度为1.01μm,固膜处理后为1.17μm,粗糙度略有提高。着色前粗糙度为1.33μm,封闭后为1.13μm,粗糙度小得多。封闭对改善粗糙度非常有利。
9. 耐磨损实验
在往复实验装置上进行,摩擦件为塑料橡皮,正压力为 0.625kgf/cm (1kgf/cm2=98.067kPa),固膜处理后耐磨损提高7~11倍,封闭后比固膜处理又提高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