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点蚀的因素较多,为寻找各因素对点蚀的重要性,采用灰色理论进行关联度分析。实验数据来源于文献,实验材料为321不锈钢,考虑氯离子浓度、温度、pH值的影响,总共设计了16组实验。实验采用电化学方法中的三电极体系,实验材料制作为工作电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动极化曲线,获得点蚀电位值。点蚀电位值的获取方法是:参考GB/T 17899-1999,以阳极极化曲线上电流密度为100μA/c㎡的电位值作为点蚀电位。对于不锈钢材料,点蚀电位越大,表示材料耐腐蚀越好。
文献中给出了点蚀电位偏差值,在此不考虑偏差,数据如表2-2所示。
2. 无量纲化处理
本案例中,各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求初值像的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如表2-4所示,对应的线型图如图2-8所示。
从图2-8可以看出,pH值与点蚀电位的变化趋势最为相似。
3. 计算绝对差 Δi(n)
根据公式,求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差的绝对值,结果见表2-5.
即,本实验中,三个因素对点蚀的影响程度为pH值>氯离子浓度>温度。
为了比较分辨系数5的取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现取分辨系数为固定值(ξ=0.5),进行计算。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转化为:
与上次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因此,分辨系数ξ的取值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