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腐蚀是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的腐蚀破坏,首先形成腐蚀坑,然后向内部发展,甚至贯穿整个截面。点腐蚀是不锈钢常见的腐蚀破坏类型之一,它是因为在介质的作用下,由于破坏表面均匀性的一些缺陷,如夹杂物、贫铬区、晶界、位错在表面的露头等,使钝化膜在这些地方较为脆弱,从而使其局部遭到破坏。在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中,最容易发生不锈钢点腐蚀,如FeCl3,就是影响最大的介质之一。


目前,提高不锈钢抗点蚀能力的途径有如下几种:


  ①. 以Mo、Mn、Si、V或稀土元素合金化,能有效地提高抗点腐蚀的能力;


  ②. 减少不锈钢中的夹杂物、晶界沉淀物,使晶粒不至于过细等;


  ③. 减少介质中的氯离子(Cl-)含量及氧的含量,加入缓蚀剂(如CN-、NO-3、SO2-4等)、降低介质温度等也可以提高不锈钢抗点蚀能力;


  ④. 尽量不冷加工,以减少位错露头处发生的点蚀。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的抗点蚀能力。


点腐蚀是不锈钢的钝化薄膜被破坏后,只集中在特定的场所而产生的孔状的腐蚀。点腐蚀易发生在含有氯离子(Cl-)的环境中。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是依靠表面钝化薄膜的作用,如果这个“膜”的破坏是集中在某个特定部位,产生腐蚀孔,而其他部分还保持钝化状况的腐蚀被称作点腐蚀。热交换器管子上所发生的点腐蚀如图3-4所示。


图 4.jpg

 在不锈钢表面附着物的下面或结构上的间隙部位会有选择性的腐蚀,将这种腐蚀称为间隙腐蚀。这类腐蚀都是在含有氯离子(Cl-)的环境中发生的。


 如法兰盘等结构引起的缝隙腐蚀,易发生在含有氯离子(Cl-)的环境中。


 为防止点腐蚀或间隙腐蚀,如果将金属的电位设定在比点腐蚀发生电位低的电位上,理论上讲是可能的,但因附着物和在构造上间隙存在的场合下,实际控制是很难的。因此,还是要从实际环境和构造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表3-8所列出的防止措施,对预防点腐蚀及缝隙腐蚀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表3-8 点腐蚀及缝隙腐蚀预防措施


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