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和中世纪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我国的钢铁生产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山西晋祠北宋(1097年)铸铁人(含铬)至今已近900年而不锈,令人惊赞!但后来长期停滞不前,钢铁工业十分落后。据统计,在1898~1948年的50年间,旧中国只生产了760万吨钢,比美国1898年一年的钢产量还要少100多万吨。1949年我国钢产量为15.8万吨,其中合金钢产量仅有两三千吨。不锈钢生产基本上属于空白。


  不锈钢的发明时间约在1904~1912年,包括马氏体、铁素体铬钢和奥氏体铬镍钢,几乎同时在英、法、德、美四国出现,随后开始工业生产,1920年后应用范围扩大。我国在解放前,只有个别厂曾用坩埚法(如1940年在重庆)偶尔试炼过不锈钢。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首先在重庆特殊钢厂用电弧炉冶炼生产出1Cr18Ni9Ti、Cr13型不锈钢57吨。1953年全国特殊钢厂试制成功40个新钢种,其中包括铬镍不锈耐酸钢。1954年重工业部发出《关于试制和生产耐热钢及不锈钢的决定》。回顾过去历史,不锈钢的出现和发展,均脱离不开当时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50年代,我国不锈钢主要用于动力和航空等工业。如1959年开始仿制苏联(ЧMTY3753-53标准)9H654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即中国现行国标中的1Cr18Ni11Si4AITi),当时试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飞机制造工业的需求,定名为GX-2。


  建国初期,我国全面采用苏联标准。1952年7月,重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钢铁标准规格会议,正式通过23种部颁钢铁标准(重标),其中包括重20-52《不锈钢及耐酸各种条钢技术条件》。在50年代,虽然我国不锈钢以仿制苏联钢种为主。但自50年代中期以后,


  针对当时镍、铬短缺情况,开始了Cr-Mn-N不锈钢等,以结合我国资源为中心的新钢种研究。1956年首先仿制了美AISI202(1Cr18Mn8Ni5N)钢。1958年在大冶钢厂试制了Cr17Ti、Cr18Mo2Ti等铁素体不锈钢。1959年7月冶金工业部根据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提出的九项合金钢标准草案,对1952年原重工业部部颁标准进行了首次修订,颁发了新的部标准(YB),其中包括《不锈耐酸钢技术条件》(YB10-59),共列入36种不锈钢牌号。初步建立了具有我国资源特点的合金钢标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