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是因含有12%以上的铬,并在钢的表面形成氧化(或钝化)膜所致。铁-铬二元相图则是不锈钢的基础(图1-2-1)。铬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与α-Fe属于同一晶型,点阵常数也接近,相互形成连续固溶体。在图1-2-1 831℃至1394℃的温度范围内,靠近纯铁一边,存在一个被封闭的y相区(或称为高温奥氏体稳定区域。所谓奥氏体,指铁和其它元素形成的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固溶体。通常对一般钢是指碳和其它元素在y-Fe中的间隙固溶体)。在同广阔(直至纯铬)的α相(铁素体)区之间,存在一个窄的a和y双相区域。


1.jpg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既具有基本的耐蚀性,又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的不锈钢。主要强化机理是奥氏体经淬火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属相变硬化。所谓马氏体是指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而转变成的亚稳定相(具有铁磁性,其硬度或强度主要由过饱和的碳含量决定)。随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方法不同,有的还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铁素体或珠光体。


  为获得马氏体组织,一个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在相图中必须存在有奥氏体(y相)的区域才有可能。对于无碳Fe-Cr二元合金平衡相图而言,铬含量大于12%时,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均不存在奥氏体组织。而12%的铬含量,一般是保证不锈钢具有起码的耐蚀性能所必需的最低含量。为克服上述矛盾,只有加入能改变相图扩大γ相区的元素,主要是碳等,才能实现上述先决条件。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y相区边界逐渐向高铬方向扩展。Cr13型不锈钢是不锈钢发展最早的铬系基础钢种。含碳很低的0Cr13钢仍属于铁素体型不锈钢。1Cr13钢(约含0.1%C),因还有铁素体相(即淬火后组织由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属半马氏体型;含碳量为0.2~0.4%时,如2~4Cr13钢则为马氏体组织。


  鉴于碳对钢的组织与性能的重大影响,马氏体(铬)不锈钢习惯上可按碳含量(相对比较)大体分为三类即低碳类(<0.15%C)、中碳类(0.2~0.4%C)和高碳类(0.6~1.0%C)。如1Cr13钢属于马氏体不锈钢的低碳类。


  马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碳。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而冷塑性、韧性及耐蚀性则下降。为改善耐蚀性能,可提高铬含量,但受如下因素制约:因为铬属于稳定铁素体和缩小(封闭)奥氏体y相区的元素,并阻碍从奥氏体化温度冷却时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所以提高铬含量时,还需相应提高碳含量来扩大y相区,才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当碳含量达0.6%时,纯(单一)奥氏体y相区最高铬含量向右移动至最大值,可达18%左右。继续增加过多的碳,因形成碳化物等不再扩大y相区,但能提高耐磨性。因此,马氏体不锈钢一般含铬量在12~18%之间,含碳量较高,在0.1~1.0%范围内。


  另一类(或第四类)为加有少量镍的马氏体不锈钢。镍属于稳定奥氏体和扩大(开启)y相区的元素。加入2%Ni时就有明显效果。这样可以用镍代碳,如通常使用的1Cr17Ni2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因低碳、高铬并加镍,比一般马氏体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和强度与韧性的配合。


  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对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等有重要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应选定相应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制度。通常包括:在高温奥氏体化温度区间保温,淬火形成马氏体,在高温淬火后,因存在内应力大和脆化等问题,还必须进行回火得到回火马氏体,才能保证实用的综合性能。回火处理分为高温回火(600~750℃范围,以改善和调整强度与韧性配合等综合力学性能为目的)和低温回火(低于400℃,以消除应力而又不引起组织有明显变化为目的)两种。因马氏体不锈钢在约400~600℃左右范围内回火,引起冲击韧性的降低。同时由于析出铬碳化物造成耐蚀性下降。故一般应避免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从耐蚀性角度看,采用低碳钢和低温回火更有利。含碳高的比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对回火脆性更敏感,冷加工成形性和可焊性更差(因此必须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甚至不作焊接件等)。总之,如对强度硬度要求不高时,应尽量采用低碳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耐蚀性一般不如铁素体型、更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不适用于强腐蚀介质条件,不耐晶间腐蚀、点蚀和应力腐蚀等。但比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类不锈钢优越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主要适用于对强度、硬度、耐磨性等要求较高并兼有一定耐蚀性的零部件等。马氏体不锈钢热加工容易。除低碳钢外,一般冷塑性、韧性不良;因可在空气中淬硬,可焊性差。一般不宜作焊接件使用。有些牌号还可作为耐热钢使用,如1Cr1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