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法国和美国首先发展了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最早是在法国(1930年左右)因冶炼18-8奥氏体不锈钢时配错料(铬高)而偶然发现双相钢具有优良的耐晶间腐蚀等性能。美国发现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组织中,若含有适当少量铁素体(例如5%的δ相),不仅能改善晶间腐蚀敏感性,而且可以防止焊接热裂纹的发生。从而开始了双相不锈钢的研究。其早期工业应用,主要着眼于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虽然在40年代初已发现双相不锈钢对应力腐蚀不敏感)。但由于当时它在锻、轧加工等方面的困难,多用来制造铸件使用。例如法国的Uranus50(Cr20Ni8Mo2.5型钢、含1.5%Cu),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可强化,补焊后不需进行热处理,对晶间腐蚀不敏感。


  40年代,为节约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开展了以锰、氮部分或全部代镍的研究。如1941年德国研究了Cr-Mn-N钢及其应用范围等。50年代各国(如美、苏、捷、中等国)开展了进一步研究Cr-Mn-Ni-N奥氏体不锈钢,如美国AISI201,202(相当GB1Cr17Mn6Ni5N、1Cr18Mn8Ni5N)于1955年列入标准并推广应用。在Cr-Mn-N或Cr-Mn-Ni-N的基础上,也发展了铬锰双相不锈钢。如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的0Cr17Mn14Mo2N(简称A4)钢,属无镍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在1050℃固溶处理(交货态)后,组织中的8铁素体量约在20~40%之间。但因双相不锈钢工艺性能较差等原因,阻碍其大批量生产和应用。


  50至60年代,由于应力腐蚀问题日益突出,耐应力腐蚀性能良好的双相不锈钢,获得迅速发展。研究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中,若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可显著提高其抗应力腐蚀性能。对超塑性现象的研究(所谓超塑性,是把温度较高,且内外温度均匀的试样拉伸,能出现相当高的延伸率而不发生颈缩现象),发现利用第二相的存在(如在铁素体的基体上有弥散分布的奥氏体相存在),最易获得超塑性的微细晶粒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1970年投放市场的326双相不锈钢(Cr26Ni6.5合金),只要机械热处理(或形变热处理)工艺控制恰当,在870~980℃之间加工性能很好。这些均促进了一批新型成分平衡的耐应力腐蚀的双相不锈钢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常用的新型双相不锈钢主要是铁素体-奥氏体型,我国7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一系列钢也基本属于此类型,并多为超低碳双相不锈钢,已经获得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