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工艺不完善、装备不配套、操作水平不高、原料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我国不锈钢冶炼都是使用容积在3吨、5吨电炉和吨位更小的感应炉来进行不锈钢冶炼,精炼则是采用钢包真空处理或电渣重熔。20世纪50年代首先生产Cr13系不锈钢,这一时期还开始生产1Cr18Ni9Ti、1Cr18Ni12Mo2Ti、0Cr17Mn6Ni5N、1Cr18Mn8Ni5N、1Cr18Mn10Ni5Mo3N,到50年代末开始生产铁素体不锈钢。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内原子能、航空航天和化学工业的需要,我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先后研制成功了PH15-7Mo17-7PH17-4PH等沉淀硬化不锈钢。同时采用电炉吹氧生产了00Cr18Ni1000Cr18Ni12Mo2 等不锈钢,并研制了无镍的Cr-Mn-N等钢种。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原子能、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出现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等设备部件的应力腐蚀断裂问题,一些双相钢品种研制成功,同时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子束炉和真空自耗炉等真空冶炼技术投入使用,批量生产了碳+氮小于0.025%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这一时期,采用电弧炉氧气炼钢进行超低碳不锈钢冶炼,一批新钢种问世,我国科技人员还掌握了这些钢种的冶炼、冷热加工及热处理等工艺和性能,批量试制的各种不锈钢板棒带在核工业领域使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不锈钢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科研的发展。针对镍铬短缺的实际情况,我国不锈钢行业开始探索以铝代镍、以碳锰代镍以及无镍、节镍、无铬等可行性试验,并取得进展。同时,科研单位与不锈钢厂合作,开展用单重3.5吨大锭进行大锻件工业化生产,积极探索工艺优化和热处理工。



  这一期间,打破国外封锁,不锈钢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始引进,太钢等企业最早引进西欧等国家的不锈钢先进装备,并破土动工。同期上钢三厂、大连钢厂、抚顺钢厂、长城钢厂、西宁钢厂先后上马了一批不锈钢装备,不锈钢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51.jpg 01.jpg 36.jpg

镍合金.jpg 43.jpg 87.jpg

34.jpg 56.jpg 99.jpg



至德钢业,我们根据您的实际需求,给出参考建议,为您提供高性价比的不锈钢管道及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