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艰难起步,开发出了应用于军工和化工的不锈钢产品。初步创立不锈钢标准和原料基地。


1952年


   1. 太原钢铁公司、抚顺钢厂生产第一批不锈钢、耐热钢


   2. 我国制定了两个不锈钢标准,即重20-50《高合金不锈钢、耐热钢及高电阻合金》和重21-52《不锈及耐酸各种条钢技术条件》。这两个标准共列有23个不锈钢牌号,主要是Cr-Ni不锈钢。依据这两个标准,初期主要是生产18-8型Cr-Ni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Ti。随后,根据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又生产1Cr18Ni12Mo2Ti 和1Cr18Ni12Mo3Ti等钢。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我国尚未大量生产镍、铬金属,为了节约镍资源,只得开展研制或引进国外节镍不锈钢的经验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1953年


   1. 发布重21-52《不锈及耐酸各种条钢技术条件》,包括马氏体不锈钢。


   2. 开始扩建改造吉林铁合金厂(现中钢吉铁)及锦州等一批铁合金厂。


   3. 重钢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冶炼成功第一炉1Cr18Ni9Ti。


1955年


  1. 5月,重工业部发出《关于试制与生产耐热钢及不锈钢的决定》。


  2. 8月,《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已试制成功十多种耐热钢和不锈钢。


1956年


  1. 6月,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吉林铁合金厂竣工。


  2. 7月,冶金部指示钢铁局合理使用金属铬和电解镍。


1957年


  9月,冶金部、中科院与有关工业部召开代用与节约合金钢中镍、铬会议,确定节约镍、铬方案。


1958年


  1月,冶金部组建钢铁研究院。在新钢种研究室中成立我国第一个高强不锈钢研究组,并对国外高强不锈钢发展现状进行调研。


1959年


  对重20-52和21-52两个标准进行了修订,合并为YB10-59《不锈耐酸钢技术条件》。YB10-59标准列有36个牌号,主要特点是增加了以Mn或Mn、N作为奥氏体形成元素的节Ni和无Ni的铁素体不锈钢。该标准一直执行到1975年,十多年中,对我国不锈钢研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1.jpg 01.jpg 36.jpg

镍合金.jpg 43.jpg 87.jpg

34.jpg 56.jpg 99.jpg



 至德钢业,我们根据您的实际需求,给出参考建议,为您提供高性价比的不锈钢管道及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