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为迅速改变我国缺铁少钢的状况,恢复事关国计民生急需的重点行业的生产,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支持和推动不锈钢产业发展。1950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钢铁会议把太钢等钢铁企业列为国家基本建设重点,为随后开始的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创造了条件。1953-1957年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五”计划)。国家“一五”计划在钢铁工业中确定了一批重点投资建设和改扩建项目,这些重大布局和举措,为我国扩大不锈钢等特殊钢的生产能力、提高不锈钢生产水平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期,太钢、重钢、抚顺特钢先后成功冶炼出不锈钢,填补了国内生产不锈钢的空白。


 中国第一炉不锈钢


  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在国家的支持下,太钢建立了以冶炼和锻造特殊钢为主的电炉炼钢部,着手试炼不锈钢。太钢先后新建了50吨平炉1座,400吨加热炉1座,电炉炼钢、薄板、冷铸轧辊、洗煤、炼焦等5个车间,改建2座炼铁炉、2座平炉。1952年9月16日,在当时的太原钢铁厂电炉炼钢部支部书记王泽民、主任王国钧领导下,经苏联专家吉米道夫指导,电炉炼钢部甲班班长、党员黄庆泰带领职工,用1号LG-3型3吨电弧炉成功冶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满怀喜悦的太钢人将其制作成一座高约20厘米、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宝塔送往北京,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鼓励前线将士士气,宝塔被转交给旅顺苏军战利品陈列馆,向前线志愿军展出。1955年,该陈列馆更名为旅顺军事博物馆。1977年,在旅顺展出25年的太钢不锈钢宝塔随同旅顺军事博物馆其他26600余件文物移交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一时期,我国不锈钢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攻克了一道道工艺技术和生产难关,在不锈钢试制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不锈钢产业奋力前行。1953年,重钢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冶炼出第一炉1Cr18Ni9Ti不锈钢。1955年5月,重工业部发出《关于试制与生产耐热钢及不锈钢的决定》。到当年8月,我国已试制成功十多种耐热钢和不锈钢。1956年3月26日,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在抚钢一炼钢车间3吨电弧炉试制成功。毛主席得知抚顺钢厂成功冶炼不锈钢后欣然题词:“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用抚顺钢厂生产的第一炉不锈钢铸成的大钥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我国不锈钢企业不懈的探索与实践,高铬耐热不锈钢、不锈钢锻材、不锈钢热轧薄板、铁素体不锈钢等工业和民用不锈钢新产品先后成功试生产。我国不锈钢企业以顽强的奋斗精神,不断缩小着与世界不锈钢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中国不锈钢工业发展的初期,苏联在装备和技术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一时期,苏联先后派出季米特洛夫、朱也夫等冶炼专家,以及卡洛布克等轧钢专家,指导中国技术人员与工人冶炼和轧制不锈钢,有力推动了我国不锈钢生产规模和品种质量的快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科研工作为我国不锈钢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1952年,国家重工业部成立“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开启了钢铁研究总院发展的历程,1955年,“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更名为“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综合研究所”。1958年1月,冶金工业部将“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综合研究所”组建为钢铁研究院,在新钢种研究室中成立我国第一个高强不锈钢研究组,对国外高强不锈钢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钢铁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与冶金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相结合,团结奋战,大胆探索,在工艺技术和装备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坚克难,成功研发生产出我国国防工业急需的多种不锈钢和系列高镍耐蚀合金材料。同时,国家组织骨干钢铁企业开展大协作,共同研制和生产不锈钢重点品种。如我国第一批不锈钢无缝管由大连特钢提供坯料,由鞍钢轧制成功;第一批不锈钢中厚板由抚顺特钢冶炼钢锭,由鞍钢成功生产。经过生产企业一科研院所一使用单位开展“三结合”攻关,我国工业急需的超低碳不锈钢、尿素用耐蚀不锈钢等材料成功研制生产,实现了不锈钢特殊品种的新突破。


  这一时期,随着我国不锈钢研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和制定不锈钢的技术标准,先后制定和修订《高合金不锈钢、耐热钢及高电阻合金》(重20-50)和《不锈及耐酸各种条钢技术条件》(重21-52),之后合并为《不锈耐酸钢技术条件》(YB 10-59),标准共列有36个不锈钢牌号,其中包括以锰或锰、镍作为奥氏体形成元素的节镍和无镍铁素体不锈钢,为我国初期生产不锈钢提供了重要支持。该标准一直执行到1975年,对我国不锈钢研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